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唐提刑司(2/4)

相信你们身居高位,也能比好多人做的好。但是,朕要的不是一个超出常人的天才,要的是完美的天才。所以,你们还有得熬。等什么时候你们凭借自身的积累升官上去,朕相信,你们才无愧‘宰相之才’的评价,懂了吗?”

李义府和张柬之都是跪倒在地:“微臣明白!”

李承乾点点头,命二人平身以后,就转身下了城墙。

太极宫的工程,因为全力动工,差不多在入秋以前就能完工。而继太极宫以后,就是东宫的翻新了。李承乾可不信奉什么“劳其筋骨”的一套教育方式,过度的苛刻和过度的溺爱,对孩子的教育都没有好处。而如何把握中间的那个度,确实挺难的。

才准备去三省六部的衙门看看,就有一个宦官过来通报,说是学院祭酒杨度求见。

听到这个消息,李承乾立刻转身回东宫。

东宫的门口,杨度坐在宦官搬来的椅子上,身边还站着一个少年,正是狄仁杰。

见到皇帝,杨度本想起身行礼,却被李承乾快走几步搀扶住了。

“杨师有事,托人给朕传个信,朕自会登门拜访,如何需要劳您大驾,亲自来宫中呢。再者,朕不是跟您说过,以您的高龄,不仅不用对朕行礼,反而是朕应当对您行礼才对嘛。”

李承乾说的是真心话,如今杨度已经九十多岁了,从学院坐车来长安,不亚于一场折磨。

杨度张开已经没牙的嘴笑道:“为人臣子的,怎么能让皇帝上门拜访呢,这于礼不合啊。”

虽然身形消瘦了不知道多少,牙齿也掉光了,但是杨度的精神很好,甚至步伐还比较稳健。

不过稳妥起见,李承乾还是下令用肩舆把老人家抬到了丽正殿。

落座以后,李承乾才问候道:“杨师,您的身体还好吧。”

杨度笑道:“除了吃不了硬食,没什么大毛病。当初老李纲临行前,要老夫晚些下去看他,多帮他看看大唐。现在看来,还真的要再拖两年了。方孝全、陈思道两个家伙,也住进了学院的墓地里,每每去祭拜他们,老夫都感慨时间过的真快啊。”

说完,杨度话锋一转道:“陛下,今日老夫来拜见您,是想跟您谈谈学院的事情。晋王说这几件事,他做不了主,得来找您才行。”

只能找皇帝?李承乾坐正身子,问道:“不知是什么事情,要您专门跑一趟?”

杨度从怀中拿出一份奏折模样的东西,双手递上。

打开以后,李承乾顿时惊呆了。

不同于从右到左,从上到下,杨度的这一份报告,竟然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写的。

见皇帝很惊讶,杨度笑道:“这种书写方式,还是老夫从陛下那里学来的。陛下练字的时候,就是如此顺序进行的。老夫后来尝试了一下,发现这般排版印刷出来的书籍,起来跟竖版的排列,没有什么区别。而写字的时候,这般书写也不容易把之前写好的字擦花。可以说是好处多多啊。”

李承乾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从右往左竖着书写的方式,其实是从竹简时代演变而来的。因为竹简是竖着的,所以竖着刻比较方便。而因为边看还要边卷,右手卷肯定比左手方便,所以这种书写方式也就出现了。

而现在随着科研院一些专门研究民生的家伙的研究,纸张的质量不断上涨的同时,产量也在不断地上升。纸张的普及,已经不远了。书写方式,很有必要变化一下了。

但是,这个显然不是最重要的。

看到报告的第二栏,李承乾顿时就笑了。

官话普及!

这个问题,很早以前他就体会到了。三里不同音,到外地州府,尤其是跟当地百姓打交道,必须得带个翻译才行。官话的普及,真的很有必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