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章 我的心很‘柔软’(2/3)

国家来言,能不能久的保存下去,关键看百姓们支不支持,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为什么日本人惦记中国几千年了,就是占不了中国一寸土地,因为中国人不欢迎他,来一波,死一波,哪怕拼人数,他也不行,所以我们很坚挺,赵匡胤明白这个道理,大臣们固然很重要,但他们只属于这个帝国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大部分是那些百姓,只有百姓支持,这个国家才能治久安,为什么五代这么乱,因为没人在乎老百姓,大家都在抢地盘,没空搭理老百姓,所以,君臣离心,臣不忠主,所以,五代混乱,百姓流离失所,但这一切,都会在赵匡胤的手中改变,,第一,攻城之日,严禁士兵抢劫,回想当年,郭威攻城之日,放纵手下在京城中烧杀抢掠十天,这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也是赵匡胤不忍看到的,所以严令禁止抢劫,可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不怕死,总有人闹事,赵匡胤把这些闹事的统统干掉,并且,百姓的一切损失都由国家来赔偿,另外,赵匡胤还改革了漕运制度,所谓漕运,也可以说是徭役的一种,就是修河道,以前,国家征用百姓修河,什么都不提供,吃的,穿的,用的,全是百姓自己带,到了赵匡胤这里,一切都改变了,来修河的,什么都不用拿,只要人来就行了,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切由国家提供,这个政策大快人心,而且,不仅仅是在民用上,民生上,赵匡胤也下了很大功夫,在这几年里,华北地区年年丰收,可对于谷农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可能含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丰收了还不好,我们知道,无论什么事都有一个度,丰收是很好,但丰收大了劲那就不好了,更何况是连年丰收,谷物太多了,导致粮价下降,谷农卖不出去,眼看过年就要靠啃这堆稻谷过去了,赵匡胤下令了,这些谷农的粮食由国家高价购买,这一举措深得人心,谷农们击掌相庆,这时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啊,于是,在大宋初,整个国家显示出一种多年未曾出现的宁静,没有战乱,没有杀戮,没有死亡,大臣,百姓,都在赵匡胤的手中服服帖帖,所以,赵匡胤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出色的将领,还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可是,这个世界上从来都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没事找事,没茬找茬,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没有战乱就非要制造战乱,这种宁静,很快就要被一个人打破,这个人,曾经出现在本书中,他叫李筠,大家可以看看前面,在高平之战的时候,我们讲到过他,我还特意注释了他,让大家记住这个人,以后他有大用,虽然不是什么好用,但至少对我来说,又有东西可写了,历史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才精彩,所以我还是要感谢他那么这位大哥究竟是何须人物呢,有如此大的胆量,敢于挑战赵匡胤的权威,要知道,赵匡胤的威名早在高平之战和三征南唐的时候就已经响遍天下,当时谁要说不知道赵匡胤,就好像你今天不认识一样,而李筠也不是傻子,一定听说过赵匡胤的大名,那么,李筠究竟是什么人呢,其实他本名并不叫李筠,而叫李荣,为什么要改名呢,因为和当时的皇帝柴荣重字了,要知道,古时候,这是一件很忌讳的事,别说什么功臣了,就算是皇帝的亲戚也不好使,就拿近的来说吧,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就因为和赵匡胤重字,后来改名叫赵光义,很麻烦,当年写‘过秦论’时,因为当时的皇帝是李世民,所以‘使六国各爱其民’变成了‘使六国各爱其人’所以古时候这是一件很遭忌讳的事情,于是,李荣同志一变身,就变成了李筠,要说起这个李筠,还真不是个简单人物,怎么说呢,他属于后周的开国元老,功臣,死党,早在郭威时期,他就跟着郭威打天下,历经三代,属于后周头一辈的元老,劳苦功高,在赵匡胤还是一个小头目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做了禁军头领了,是名符其实的老一号,而且,他的工作位置也很特殊,他所管辖的地界在山西那一片,古时候管那里叫做潞州,这个地方相当的不太平,北面要直面北汉和契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