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2/3)

沉得住气,领导的想法总是很奇特的,再有就是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一个外人,自认为的心腹不一定就真是什么心腹。

李重进的事就先告一段落,赵匡胤终于可以高枕无忧的治理国家了,现在他的大宋,在相对于五代十国中属于最强,而且国内也被他治理的服服帖帖,国外目前还是比较平静的,可赵匡胤每天夜里依旧睡不下,柴荣的影子始终浮在他的身边,他也始终记得自己的皇位是怎么来的,现在他最怕的事就是有人也习他,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其实赵匡胤思考了很时间,一个武将,如果足够强,就有能改朝换代的能力,而现在在自己的手下,这样的武将有很多,威望高,权力大,他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当自己醒来的时候,皇位上坐着的是另一个人,在经过时间思考后,赵匡胤做了一件名扬千古的事,这件事简单来说有个俗语,叫卸磨杀驴,当然也可以叫过河拆桥,根据赵匡胤的亲身改编,这个故事又成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杯酒释兵权’

懂一些历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在中国古代,大部分封建王朝的崩塌都是由于国家内部大臣叛乱,人民起义,诸侯造反等等原因而灭亡的,但宋朝却唯独是个例外,北宋被金所灭,南宋被元所灭,两宋都是亡于外敌之手,在中国数得上的大国之中,宋是唯一一个被外敌打败的国家。很多史家认为,这一现象的开端,就和赵匡胤的这次行动有关,这是宋朝重轻武的开端,也是官开始掌握军权的开始,同时,也为后来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但在这些负面情况下,也有些好事,比如说造就了像王安石,陆游,苏轼等等一批流传千古的诗人才子。这是一个让后代史家们们争议不休的事件,在接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一下杯酒释兵权这个妇孺皆知,老幼能详的故事

单单说这个故事,很多人都说得上来,毕竟已经流传了近千年了,我也说不出更多的花样,这里先简单说一下故事的经过。

有一天,赵匡胤为一件事百思不得其解,就把赵普给叫来了,赵普是大宋实际上的开国宰相,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就从他那传出来的,很厉害,得到信后他跑了过来了。赵匡胤先是跟他唠唠家常,然后慢慢地进入正题,赵匡胤就问:‘天下纷乱不止,那些忍受战争之苦的百姓是我所不忍心看到的,所以我想早点结束这天下战争,依你看我应该怎么办呢’赵普听了这话,照例要先奉承赵匡胤一番‘陛下今日之话,足见陛下心系天下百姓,此真乃天下之福,人神之福啊。’奉承结束,下面进入正题‘根据在下的愚见,天下大乱之根本,在于藩镇割立,人心不古,五代乱世,造就了臣强君弱的特点,现在的藩镇的权力实在是太大,如果任由他们这样发展下去的话’说到这,赵普顿了一下,赵匡胤明白他的意思,‘你说吧,该怎么办’‘陛下,要想改变这一情况,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削弱藩镇的权力,现在您的真正大患就是您手下掌握重兵的各位将军们,他们一旦反叛,后果不堪设想’赵匡胤沉默了很久,他知道赵普说的是谁,可是这些人都是他的至亲,曾经他们一起拼搏,一起作战,关系超越生死,赵匡胤很为难‘不会吧,我对他们这么好,他们怎么会背叛我呢’赵普看着他,说了一句让赵匡胤最恨最烦,也是赵匡胤最怕的话‘陛下,世宗对你这么好,可陛下不还是一样背叛了他么’赵匡胤无语,沉默了很久很久,是啊,为什么呢,我为什么背叛了世宗呢。

这次谈话后,赵匡胤终于下定决心了,在建隆二年七月初九的这一天,早朝退朝后,赵匡胤留下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赵彦辉等一些跟他奋战多年的禁军高级将领一起喝酒,几位将军也没多想什么,以前他们就经常和赵匡胤喝酒,早就把这种事当做习以为常的小事了,可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顿酒可没那么简单,酒过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