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强龙酒卧梦惊天(2/4)

立即集合军队准备出发,这一天,是大年初一。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二,赵匡胤开始了进军行动,而是派先锋军先去,赵匡胤派了他的副将作为先锋赶往四十里外陈桥驿,就在这个副将走刚刚离开后,京城出事了,又有一股流言传了出来,‘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意思就是说,这个将军出去和人打仗的时候,将军将被册封为天子,这个留言很有个性,传播速度极快,几乎传得满城遍地都是。

但是,这件事奇怪的地方就是它只是让城里的人知道,可宫里的人却不知道,宫门深似海,具体他为什么不知道,我也不好说,在这里我就不乱猜了。又过了一天,也就是初三,赵匡胤大军便出动了,也就是在这天,又发生了一件事,一件神事。据说在赵匡胤的军中,有一位会看天象的同志,史书没有记载他叫什么,不过呢,他却被说得很神,据说他有天眼,这天上午,他吃饱了没事干,就溜到外边看天,突然露出大惊失色的表情,旁边的人一看,赶紧问他‘兄弟,咋了’他就说;‘哎呀,天有异象啊’身边的人不解,就问‘怎么了呢’‘我看见天上有两个太阳在打架,红色的太阳要打败金色的太阳了’在那个年代,古人大部分还是很迷信的,天无二日,今天既然出现了两个太阳,被能人看见,就必有大事发生,很快,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大家开始讨论,讨论来讨论去,就讨论到皇帝身上来了,太阳,就是君,换太阳,那不就是证明要立新君了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半天,结果就讨论出事故来了大家觉得现在的皇帝太小了,即使我们现在在努力为国建功,皇帝也不一定能记住,经过一致讨论,得出结论,要另立新君,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赵匡胤不错。就决定立他为新君。于是,一群人吵吵嚷嚷的要去找赵匡胤,就在这混乱的时候,一个别有用心的人开始行动了,李处耘,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一件大事即将发生,就去找了另一个人,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把军中的情况告诉了他,当赵光义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去找了另一个重要的人,这个人更有名,就是大宋的开国丞相,以一句‘半部论语治天下’名扬天下的赵普,当两人来到赵普这里后,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了他,赵普不愧是者,有计谋,他们三个来到了吵嚷的军人们面前,说了这样一句话,‘太尉赤忠,必不汝赦’也就是说赵匡胤是一个十分忠诚的人,绝对不会当皇帝,而且,如果他知道了这件事,也绝对不会放过你们。这句话很有含量,可以为赵匡胤筛选出真正想拥立他,且不怕死的人。话说到这,一些胆小的人就悄悄地离开了,可世上总还有胆大不怕死的,于是,走了一些,留了一些,留下的人就成了未来的开国功臣,他们表示谋逆的话已经说出口,就算现在无事,以后皇帝也不会放过他们,今天就是死,也得让赵匡胤当皇帝,我保证,这句话很有道理,在古时候,谋逆的话一旦出口,就很可能引来滔天大祸。于是,众人吵吵嚷嚷冲进了赵匡胤的寝帐,赵普一看大事已成,便做了几件事安排一下,首先是派人到京城去,赶快保护赵匡胤的家属,要知道,家属可了不得,如果出了什么事,那就是滔天大罪,之后,赶快派人通知了再城内的亲信,石守信,王审琦,都是赵匡胤的好兄弟,好哥们,到时候到京城好照应一下。之后,就轮到赵匡胤的事了。而这个时候赵匡胤在做什么呢,他昨天刚刚喝了酒,现在还在睡觉,【大将出征,怎能饮酒】众军闯进来后,将营帐团团围住,把刀拽了出来,就要逼宫,赵光义一看情形不对,就进了营帐,这一下,惊醒了赵匡胤,他迷迷糊糊的站了起来,就往营外走,就在他刚刚出营寨时,一个小弟冲了上来,把一件做好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黄袍不知从何而来】手下的将领全部跪了下来,口称万岁,当时,赵匡胤先是吃惊,等明白过来以后,表现出一副极其不愿意的样子,坚决不同意,手下人更坚决,表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