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邪恶的赵大叔(2/3)

两块地盘,如果没有称霸天下的决心和勇气,外加最重要的实力,就不可以轻易地打这块战略要地的主意,而这些先前因素,后蜀和南唐显然并不完全具备,可是赵匡胤有,他是要夺得天下的男人,如果占据荆南之地,就能断绝南唐和后蜀的联络,之后对这两个地方就可以分开击破,这是打天下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赵匡胤对天下诸侯的一种挑战,不仅仅是一种他对土地的占取,也是对各路节度使们的一种试探,看看天下还会有谁敢反对他,谁软谁硬,打过之后,一切尽见分晓。

在建隆四年的正月初七,赵匡胤开始了行动,他命李处耘为先锋,慕容延钊为北路军的总指挥,开始沿江从东边往西打,两路大军来势汹汹,根本就不像是为了平叛而来,赵匡胤早就已经下定决心,此次出动,必将荆南之地拿下。

李处耘是先锋,由他先到达了湖北襄阳,在此地驻扎了下来,等他到了以后,马上就给高继冲发出信号,告诉高继冲,我大宋禁军来了,快点给我开一条道,然后给我粮食和各种军需。

高继冲虽然是个小孩,但是也不是个傻子,这两点中提供军需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借道,就算高继冲再小,读的书再少,我想,三十六计他多多少少都应该懂一点,假道灭虢的故事他应该知道,对于这种借道的事那可就属于国家的一级大事,虽然给别人装孙子的事并不好听,高家本身也不好受,但那也毕竟是一个国家,高继冲拒绝了李处耘借道的要求,至于军需,那是可以提供的,不过不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取,要想取就要到一百里外去取,也许这并不是高继冲自己的主意,但仅从这一点上来看。高继冲这个小孩还是有一定气魄的,也许他以后有可能超越他的那些祖辈们,但是,这个世界上可以同时拥有很多强者,但最强的那一个,就只有一个,在这个时代,那个最强者是赵匡胤。

这件事情在高继冲知道的同时,他的大臣们也就知道了,很多的大臣一眼就看出了李处耘的意思,纷纷劝高继冲要做好抵抗宋军的准备,其中有一个最有血性的将领,请求带领3000军队去伏击大宋,可这一点被高继冲直接否定了,此时的高继冲应该也陷入了一种十分矛盾的局面,他知道大宋此来不怀好意,但现在还不敢和大宋撕破脸皮,这种先行进攻大宋的试探方式是他不敢做的。

提出意见的将领悲痛欲绝,如此,荆南必失,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尽。他是忠诚的,也是愚蠢的。我只能给他这样的评价。事情已经发生,高继冲也总要想办法解决,他的办法比较老套,他决定派他叔叔前去试探一下,看看李处耘的态度。

就这样,高继冲的叔叔以犒军的名义来到了李处耘的军营中间,出乎他的意料,李处耘对他十分客气,完全没有一种大国欺负小国的态度。这让这位高叔叔和惊讶,同时也对李处耘表示了友好,就在这种和平的氛围下,高大叔终于钻进了李处耘给他下的套,给高继冲回信,说李处耘是多么多么的友好。这让高继冲也有了一种那个错误的观点,李处耘是为了帮助自己而来的,其实高继冲的三十六计还是没有看明白,这一计,很明显叫欲擒故纵。

李处耘开始行动了,他告诉那位高大叔,你最近就不要走了,我们的北路军统帅慕容延钊也很想见见你,先把他们给扣了下来。另一方面,他暗中带了几千人直奔江陵,趁着高继冲还沉浸在能和大宋交好的美梦中,悄悄的占领了江陵的各条主干路线,等有人汇报给高继冲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赶紧带人前去,等到了地方一看,江陵的各条主路干道早已统统被李处耘拿下,无奈,现在高继冲要想活命,就只剩下一条路,投降,他也果真投降了,湖北沦陷。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这次慕容延钊,李处耘之所以来这,目的是为了周保权的那档子事,现在的周保权已经乱了套了,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