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乱象渐止(2/3)

坑成康延泽,反而成就了他。照这种趋势下去,自己主将地位明显不保啊,赶紧静下心来,开始努力平叛。就这样,在王全斌的努力下,蜀地形式逐渐开始转好,而另一方,叛军本身却开始出现了问题,先是全师雄病死,这位倒霉的‘路人甲’这一辈子也算是干件大事,死了也不算吃亏。之后,叛军内部乱象不止,先是全师雄病死,在这之后的不久,宋军叛变将领吕翰被自己的手下给干掉了,费事两年,康延泽和王全斌全面的平定了蜀地的叛乱。

,这里要提到的一群特殊的人群,就是那十七个叛变的宋军将领,他们也被押了回去,对于这些人,赵匡胤只有一个字,杀,诛家。

这件事连续持续了两年,原来平蜀的六十六天伟大功绩化为了泡影,赵匡胤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首先,这帮人回来后,赵匡胤就打算好好处理处理他们,但是,赵匡胤还没动手,就有人坐不住了。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人,贼喊捉贼,还没等赵匡胤处理他们的时候,有一个贼就先跑了过来,就是那位逼蜀地官员拿钱,说人家有‘焚荡罪’的王仁赡。

这位也算挺不要脸的了,为了防止自己干的那些不光彩的事被别人告发,他撒丫子先跑回来了,跑回来后就找赵匡胤开始吐苦水,把自己的干的那些事都推到别人的身上,就在他滔滔不绝,吐沫星子满天飞的时候,赵匡胤打断了他,一句话就把他噎那了,‘哎,我听人说咱们好像有位将军给我国发明了个什么罪,叫什么’焚荡罪‘坑人家的钱,你知道那个人是谁吗?’说完,笑着看王仁赡,小样,我早就派人去了,那的情况你以为我不清楚,哼,领导,总是有办法的。这件事我们也要知道一下啊,领导毕竟是领导,能当上领导的都有他们自己的本事,所以大家以后就业了,一定要低调,尽量不要惹到我们头顶的领导。

之后,伐蜀大军就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回军,等到王全斌等人回来,赵匡胤二话不说,统统抓起来,开始定罪。罪状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什么打开国库,抢夺金箔,隐瞒财货,屠杀降军等等。

总之,条条当死,王全斌头一低,这次大过,自己罪责难逃,所以自己必死无疑,但是赵匡胤没有,一次错误,不能掩盖他曾经的功绩和辉煌,赵匡胤对王全斌还是很有感情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好好表现,关键时候,那时真有用啊。不过在伐蜀这件事发生之前,王全斌可是一个轻财,宽厚大度的人,为什么这一次伐蜀就会有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

王全斌,说起他来还要从后唐庄宗李存勖说起,那时还是在王全斌很小的时候,他便聪慧过人,小小年纪,就能看透他人的心思,那时,他的父亲是李存勖手下的一名军官,但是他父亲比较蠢,在李存勖的眼皮底下,自己私养亲兵,结果就被李存勖知道了,李存勖大怒,要找他‘谈谈’结果把王全斌的父亲吓坏了,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这时王全斌走了过来,告诉他‘父亲,庄宗这次找你就是怀疑你私养军士是心怀异质,你这样,你把我带过去,我是你儿子,你把我压在他手下做人质,他自然就相信你了。之后,王全斌的父亲果然平安归来。

王全斌不仅智勇过人,他还是一个很忠心的人,他大以后,追随李存勖,成了他手下的一员大将,到了李存勖晚年,李存勖似乎是患了老年痴呆,国家治理极差【宠信伶官,坑害军队】,导致晚年他的弟弟李嗣源造反,很多人都离开了了李存勖,到了最后,只剩下王全斌,付彦卿的人还跟随着他,拼命保护他,等到李存勖死后,王全斌为他大哭一场,然后离去了。

跟随柴荣后,王全斌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从高平之战开始,在每一个战场上都能看到王全斌的身影,征北汉,伐南唐,他都冲在前面。

可以说,在伐蜀之前,王全斌简直就是一个完美到极致的大将,可为什么这次伐蜀却变成了这样,说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