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回目录

第五十三章 回家(2/2)

赵匡胤突然要到西京洛阳视察,理由是祭拜父亲连同祭天,正常来说皇帝视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出乎意外的事还是发生了,赵匡胤这次看似平常的视察,居然引得朝堂内部的一片反对之声,可反对也没有用,赵匡胤理由得当,而且人家是老大,谁挡得住。

赵匡胤还是去了,到了他的出生之地,洛阳夹马营,这是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现在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三十年,他依然觉得夹马营是他的家,当年的年少气盛,英姿勃发,早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远去,三十年,高平,南唐,陈桥,开封,后蜀,南汉,这些字眼划过赵匡胤的心,他不知道自己这一生究竟是应该快乐还是应该悲伤,他的一生从他成为皇帝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没有了朋友,为了权力,他夺走了朋友们的权力,弟弟赵匡义也跟他明争暗斗,拉帮结派,早年誓同生死的好兄弟,也因为地位渐渐和自己疏远,父亲,母亲,相继而去,没有人能能理解他,他还要随时承受后周大臣们的猜疑,每天为了内事外事忙个不停,还的随时提防着自己手下的这些人,高处不胜寒,他很孤独,也很无助,别人犯错,自己可以包容和原谅,可自己犯错,谁来包容,谁来原谅,但一切都没有办法,即使他是皇帝,当他走出这条路第一步的时候,就注定了一生都要在这个权力漩涡中挣扎,战斗,战斗了一生,他很累,可依然不能休息。算了吧,既然回家了,就去看看那父亲吧,找到了父亲的坟,赵匡胤跪了下来,其实在赵匡胤的心中,一直对父亲有着巨大的亏欠。

关于赵弘毅的死,这件事我们在之前没有说过,但我们去说了这件事的起因,这件事是赵匡胤一生中对父亲的最大亏欠,当年,在赵匡胤第一次独当一面成为统领全军的大将的时候,他奉命攻打滁州,城池攻陷的时候已经接近黄昏,赵宏殷想看看儿子了,不远千里赶来,当赶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想进城,此时赵匡胤开个门其实没什么大事,但是那时赵匡胤却拒绝了父亲,因为军中有严令,天黑之后严禁开城门,赵匡胤遵守了,他让父亲在城门外过了一夜,得到了柴荣的赏识,也让他永远失去了父亲,一夜的冷,让本就患病的赵宏殷病情更加严重,第二天天刚刚微亮,赵匡胤就赶紧开城门把父亲接进城内,此时赵弘殷已经被冻得瑟瑟发抖,面色惨白。

可赵匡胤实在没时间照顾父亲,正是战争时期,赵匡胤必须马上奔赴战场,不过万幸的是,此时赵普在赵匡胤身边,他代替赵匡胤照顾赵宏殷,送他回家,但因为那一夜的严寒,赵宏殷没有挺到回家,就在半路上撒手西归了,赵匡胤在柴荣心中的到了好印象,去永远失去了父亲。

赵匡胤跪在父亲的坟前,心中说不出的难受,做皇帝这么多年,他从未在亲情上感受到快乐,尤其是他的弟弟赵匡义,内里拉帮结派,组建自己的势力,把赵匡胤逼得走投无路,还有自己的三弟赵廷美,一天只知道玩,性格暴躁,一点也不能帮自己分担压力,还有自己的儿子,根本就不求上进......太多太多的烦恼,人生为何如此不完美。

跪了良久,赵匡胤起身,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夹马营,满心的感慨,也许只有赵匡胤才能领会这份家乡之情,而他的子孙后代是不会理解的。

看了良久,赵匡胤找到了一个小巷,对身边的人说,我记得我小时候,曾经在这个地方埋过一批小石马,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还在不在了,手下众人闻言,纷纷抄家伙开始挖地,居然真的给挖了出来,赵匡胤看着这匹小马,拿了过来,洗干净,随身放了起来,闲闲散散逛了几天,赵匡胤突然转变了这种悠闲的态度,开始干起了一件自己没有向臣子们交代的大事,也是这次回洛阳的主要事情,迁都。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