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 转战北方(2/3)

话很相似,‘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而在这里,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小木牌,这令柴荣很不爽,想到了现在的点检,他叫张永德,就是在高平之战中和赵匡胤联手破契丹的那位将军,他的身份很特殊,是郭威的女婿,和柴荣的关系很近,但这件事发生后,柴荣回到京城,第一件事就是撤了张永德的都点检之职,换了当时的都指挥使赵匡胤,使得赵匡胤连升两级,又一次大飞跃,本来,根据正常的思路,这个小木牌不应该让柴荣就这么相信,要知道,柴荣是五代第一明君,智商极其之高,是绝对不会被这种小计俩骗到的,在许许多多的表象之下,都隐藏着更深的问题,就像这个小木牌,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件事其实在史书上记载的不是非常清楚,只知道受益者是赵匡胤,按照正常的思路,通常受益最大者就是主谋。可是,马克思主义教导,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为了这个小木牌事件,我特意去网上看了很多人对这件事的分析,以及各类对宋史的讲评,总结起来,归为以下几点,第一个被怀疑的是赵匡胤,因为他是受益者,但是,很快被推翻了,首先,赵匡胤是殿前司的第三把手,而被撤掉的是第一把手,不能保证第一把手下台就一定会是第三把手接替,之后,是张永德和赵匡胤的关系非常的好,如果张永德下台,而他自己没有上台的话,那就更不好了,还不如当初了。最后,以赵匡胤的性格,他要么不干,要干就是大干,不会干这种背后捅刀子的事。赵匡胤的可能就很小了,之后第二个被怀疑的是侍卫司的最高统领李重进,李重进和柴荣的关系很近,柴荣是郭威的养子,而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但两个人的关系一直以来都不好,曾经的时候,张永德很看不起李重进,经常说李重进的坏话,甚至还上书告李重进谋反,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一直不好,但是,在史书记载的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话,讲的是李重进听到了这句话后,就前往张永德的军帐和他喝酒,并和他说了一些话,这使他们两个化干戈为玉帛,而且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李重进是是个直性子的人,他应该是干不出这样的事来的,之后,就只剩下了第三种说法,这个说法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很多现代的史家分析出来的结果,这可能是一件杜撰出来的事情,根据史料记载,五代史对这件事的记载很模糊,而宋史却对这件事记载的很详细,五代史是赵光义时期编制的,而宋史是在元朝末期由宰相脱脱领导编制的,前后相差三百年,五代史很模糊,而宋史却很清晰,这难道不古怪吗,所以,综上所述,这应该不是一件真实的事情,那么为什么柴荣要摘了张永德的都点检之职呢,史书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故事是这样说的,周世宗病重,非常的重,重到了什么程度呢,不能见大臣,而大臣中只有张永德能见到他,因为病重,柴荣在谭渊,大臣们觉得不妥,认为现在想闹事的人太多,而且,如果京城发生点事,周世宗鞭莫及,所以大家都希望柴荣赶快回家,但是大臣们见不到他,于是,就去找了张永德,张永德听了大臣们的意见后,便去找了柴荣,说了大臣们的想法,听完张永德的话后,周世宗看了看张永德,问他‘这些话都是谁叫你说的’张永德说‘这都是大臣们的意思’周世宗沉默了,他看了张永德的很久,开口说道‘我知道这不会是你能说出来的话,你走吧’柴荣很失望,张永德是大将,大将最忌讳没有自己的主见,如果将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这样一个人,国建怎还得了,所以,他回到京城后,就撤了张永德的职务,不是因为木牌,而是因为张永德没有自己的主见。那为什么史书中要记载这件木牌小事,我想是赵光义对赵匡胤皇位的合法性编造出来的谎言。但无论如何,张永德都下台了,而赵匡胤也终于成为了殿前军的最高统帅,离他成为皇帝的路又近了一步,就这样吧,柴荣带领大军在五月三十日回到了大梁,这个时候,他已经感到自己快不久于人世了,但自己的前两个儿子都已经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