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章 ,迷影重重 上(2/3)

继位,他的一生好像灿烂的烟花,短暂而耀眼,他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看个地图,南方,北方,天下,他还有太多的不甘与不舍,那些伟大的战争,那些抛洒的热血,浇灌了他一生的战火,都不会再回来,因为他即将离开,带着遗憾。六月十九日,柴荣驾崩,享年39岁,这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他的一生像是一场大戏,高平之战,三征南唐,再次北伐,他的一生都在忙碌,只为了他的梦想,尽管他死后半年政权就被赵匡胤所夺,但这不是他的错,历史会给他真正的评价,一个野心家,一个帝王,一位父亲,一个无可奈何的人,他的一生很累,没有一天能睡好安稳觉,可他不在乎,但就他的一生而言,他是伟大的,不愧于五代第一名主的美称,他去了,留下了他的儿子,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柴荣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里,我仅代表我个人,向这位伟大的帝王献出我的敬意。

柴荣走了,柴宗训继位,这位七岁的小皇帝根本连漫画都看不懂,怎么治理国家,柴荣生前的安排开始显现出它的弊端,首先出问题的是丞相,在五代的那个时候,天下混乱,曾有一位将军说过‘能当皇帝的都是什么样的人,有兵有钱的人就能当皇帝’而丞相虽然地位很高,但是,手中却没有兵权,无法真正管理那些手有兵权的将军,武将,在地方上,影响最大的是柴荣的老丈人符老爷子,但他的地方军无法与中央军抗衡,无法全力牵制中央,而中央军,问题更明显,柴荣死前,让李重进做了侍卫司的最高指挥官,赵匡胤做了殿前军的最高指挥官,但是,赵匡胤实在是太会做人了,再加上他多年的作战经历,结下了很多很多的好友,殿前司中,他是一把手,排第二的叫慕容延钊,是他的铁哥们,是义社十兄弟中地一员,以及往下的石守信,王审琦等,都是他未来政变的主要帮手,侍卫司中大部分人都和他关系很好,他属于是武将中的两手抓,不过还是有两个人不和赵匡胤合作,一个是李重进,另一个是韩通,而韩通就是陈桥兵变中唯一被杀的人,他本人毛病很大,人送外号‘韩瞪眼’他这个人脾气不好,爱惹事,一生气就瞪别人,很多人对他都很有意见,他也没教下什么好朋友,事情就在柴荣死后这半年里开始发生改变,赵匡胤的势力越来越大,武将几乎都成了他的人,半年后,他向郭威习,黄袍加身,陈桥兵变。事实告诉我们,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郭威不例外,赵匡胤也不例外,他在日后也会受到最相同的待遇。

在这里,我们要重新讨论一下有关陈桥兵变的事,从史书看来,陈桥兵变就是一个人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就被迫做了皇帝,太神奇了,太巧了,这种好事怎么没发生在我们身上,但从史料中,我们会发现这件事的诸多猫腻。记载这件事的是旧五代史,出现这样的记录室友原因的,五代史是在赵光义时代编写的,而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弟弟,虽然赵光义的地位来的也不怎么正常,但是,他也要努力的为他哥哥编造出一个合理继位的假象,毕竟自己是继承了兄的地位,再有,柴荣生前那么器重赵匡胤,才过半年,就把人家的儿子拽了下来,这从道德方面来讲就过不去不过,皇位毕竟是得了,就算是不合理的,也要想办法让它变合理,历史就这样被一层层的掩盖,真相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但是,真象是永远掩盖不了的,在那近似完美的史料背后,我们聪明的史家还是发现了种种疑点,可以用来推翻这个所谓的真象,我们下面来简单说一下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让我们把目光会到第一章陈桥兵变的时候,赵匡胤出兵的理由是契丹进兵,那么契丹到底有没有进兵呢,根据契丹的史书,当时契丹的国家放生了一件大事,是一个有关皇子造反的事,要知道,像这类事情。一向是十分麻烦的,王子谋反,然后被发觉,之后被平定,之后处理等一系列事情,非常的麻烦。当时,契丹国内已经乱成一片了,根本就没时间去打后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