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章 新君的柔情(2/3)

时候的欧洲,美洲都还过着土著人的生活呢,后期的宋就很像五代时期的南唐,强武弱,但现在是刚刚开国,每一个国家再开国的时候,如果没有例外,都是军队最强的时候,之后,会一点点衰弱,在整改,在衰弱,到了该灭亡的时候,军队也就最不行了,而且,宋不仅保持了开国时杀人最少的记录,也在灭亡时保持了一个记录,它是唯一一个被外族攻下的大国,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看看其他国家,秦国亡于项羽之手,属于内部叛乱,汉亡于曹丕之手,内部,隋亡于李渊之手,还是内部,唐亡于朱温之手,内部,在宋之后,元被朱元璋干掉,明被李自成拿下,满清就比较乱了,在多方势力下被拿下,总之,一般都是从内部破裂,只有宋是在外力干涉下灭亡的,至于它灭亡,里现在还早着呢,我们先回到现在,大宋就在这种处心积虑的谋划中诞生了,别管它建立的是否光彩,百姓愿意,五代时期动乱的局面终于被遏制住了,赵匡胤成为了大宋的开国皇帝,改元‘建隆’,公元960年,宋建立,史称北宋,‘建隆’的意思就是就是说要建立一个繁荣的国家,可国家建立了,事同时也就找上来了,要知道,你赵匡胤是夺了柴宗训的地位才当了皇帝,你当皇帝了,柴宗训怎么办,按照正常的套路。一个国家建立了,新任的君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上一任君主,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是个废帝,留着还浪费粮食,万一有人打着你的旗号造反,还不如直接杀了你省事,看看秦朝,看看楚,看看汉,以及宋之后的元,最恐怖的是明,朱元璋简直就是个丧心病狂的魔头。但赵匡胤没有这样做,他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怀柔政策,对一切人和事都采取温柔的处理方法,不要杀戮,不要死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赵匡胤的怀柔。首先,是对于柴家子孙的,他没有杀柴宗训,而是给他封了王,郑王,柴宗训那个二十多岁的小妈,依旧是太后,只不过得给他们换换地方,都住在开封算怎么回事,换个地方,你们去西京【洛阳】吧,,而且,你们依然享受原有的待遇,只是没有了原有的权利,而且,为了照顾柴宗训,他特意派了自己早年的老师去的当地的州府做知州,照看这个小孩,柴宗训命很不好,是个短命鬼【我也奇了怪了,为什么后周这三个皇帝活的都这么短,难道有遗传病】,二十一岁便病死了,赵匡胤听说后,还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不管怎么说吧,也算对得起柴荣了,到了后来,有一个太祖誓碑,里面有赵匡胤对后辈子孙的教导,只有继位的皇帝才知道,不过天下没有不透的墙,到了后来金兵攻破开封城时,这三条誓言也被公布于世,一条是本朝不许杀士官,也就是不许杀人,所以整个宋朝就只有南宋初期死了一个士官,第二点就是说到柴家后代的事,任何人不得虐待柴氏后代,有罪不得在市井屠杀,叛国处死也只许在狱中悄悄进行。也算是对柴家仁至义尽。说到柴荣,就说到了老柴家的宗庙,新朝建立,按理来说,是绝对不会去拜祭前一个王朝的祖庙的,但赵匡胤没有,他规定恢复柴家的祭祀,每年定时定点的祭祀,不准耽搁,每年都派大宋的官员去祭拜后周的皇帝,说起来,赵匡胤自己也觉得对不起两位先皇,他时刻能想起自己是怎么走上今天这一步的,郭威的提拔,柴荣的提拔,没有这两个人对他的赏识,他绝对不会有今天的地位,所以,他对柴宗训特别好,其实还有一点原因,是不太好说的,之所以对柴宗训这样,更多的是给后周这班大臣看的,就好像刘邦,在得到天下后,谋士问他谁是最该赏的人,刘邦说‘雍齿’谋士大惊,雍齿不是您的仇人么,刘邦说‘正是因为他是我的仇人,我才最该赏他,只有赏了他,其他的大臣才会放心,和我关系最不好的人都得到了封赏,他们就更不用担心得不到赏赐了’今天,赵匡胤做的这些和刘邦异曲同工,‘看,我对废帝都这么好,你们这班大臣就更不用担心了’这是稳定人心的一条策略,皇帝尚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