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冤死的老父亲(2/3)

道金牌圣令还没出业州,就都被觅离的心腹截住,根本没传到军中。文帝一连等了十多天,都没有古奉的回音。←百度搜索→再加上觅离在朝上连日的煽风点火,以及前方军中传来的秘信告书,文帝信了。亲封觅离为皇权使,带着圣旨前去军中,赐古奉一死。

朝堂中古奉的心腹爱将都跟随他去了西北抗蒙,文臣之中谁敢得罪觅离。有一些个忠心之臣,官职又太过低微,不畏权臣的上书换来的只有斩首示众或刺配远南。

觅离得了圣旨,带着人马来到军中,宣读圣旨赐古奉毒酒一杯。这一下全军可都炸了锅了,古奉一看觅离的奸相也全明白了,但是圣旨已下,他若是不从那就是违抗圣令的死罪。想着自己古家三代的忠义之名,古奉抬手止住暴怒的众将,满含泪水面朝皇城扣了三个响头,抬起酒杯,仰头一杯毒酒入喉。可怜忠义无双的汉唐脊梁大元帅,最后竟然落得这样一个不明不白冤死阵前的下场。

古奉一死,军中三十六员大将,一百七十九名将军都寒了心,近一多半的将领当日就脱下了战甲摘下了头盔,辞官回乡了。这下觅离更开心了,马上安排自己的心腹顶替空缺,保举他的得意门生宏广太顶替古奉的缺位,做了汉唐军的大元帅,汉唐大军也都落到了觅离的手中。

正所谓奸猾小人心最毒,觅离还未回朝就请命文帝,要抄古家满门。事已如此文帝只能依仗觅离,便恩准下来。觅离得了圣旨,马上飞鸽传书派遣自己的一个心腹,领着一千禁卫军赶奔青州宜昌城古府而来,要报当初自己的女婿张太之仇。

这些事涵珰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他身为文官,本就在觅离座下,手中又没有兵权,哪里能和觅离抗衡。只得安排大管事于终离乔装打扮一番,日夜马不停蹄的赶来古府报信,只望给古家留下一根香火。于终离一路上吃喝都在马背上,困了就在马上小歇一会,是片刻都不敢耽搁,这才赶在禁卫军之前来到了古府通风报信。

听完事情的始末之后,古天应就愣在了当场,脑海之中一个伟岸的身影来回的盘旋,眼泪不知不觉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自己心里是五味杂陈,既熟悉又陌生的亲身父亲,就这么冤死了,从此两人是天人永隔,再无相见之日。

“应儿,不要哭。”宛氏强忍着眼眶中打转转的泪珠,看着古天应一字一句的说道:“你记住,我古家历历代代都是豪义之士、忠心之臣。你爹对圣上是忠心不二,对朝廷是尽心尽力,身获死罪都是被那奸相觅离所诬陷。从今日之后,你莫要再任性而为,一定要争口气,将来出人头地,为你爹报仇雪恨,为我古家洗净清白。”

“古夫人,禁卫军不日就会赶到,还请您快做好安排,收拾收拾屈身暂避。”一旁的于终离拱手说道:“消息小人已经带到,为免是非小人就先行告辞了,还望夫人莫怪。”于终离来这代表的是涵珰,若是被觅离知道了,涵府也会遭殃。

“多谢于管家,请您转告涵大人,他的恩情我古家铭记一生。”宛氏缓缓站起身来施礼说道,在这种危难关头,涵珰能派人前来通风报信,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夫人,保重!”于终离拱手环视一圈众人,心里也不是滋味,叹口不公之气,扭头走了。

等于终离走后,宛氏看着众人平静的说道:“事情的始末大家也都听到了,现在我古家遭难,禁卫军马上就会赶到,闲话我也不多说了。各位都是古家老人,为古家算是尽心尽力,现在我古家不能连累你们,趁着还有时间,你们快去各自收拾收拾,府上所有的东西,看得上的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好好过日子去吧。”

宛氏这么一说,所有的丫鬟下人都跪下了,哭着不愿离去。不管是古奉还是宛氏,对待丫鬟下人都很好,就连向来自大傲慢的古天应,也从来不打骂下人。所以古府上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