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孙承宗(2/3)
陆先生可知道,这两位都与咱们闾山有渊源啊。”
“我敬老舅爷一杯,然后听您讲故事。”
那李成梁前半生穷困潦倒,整个发家便在辽东,最后官至辽东总兵,前后镇守关外长达30年,此人骁勇擅谋略,率领大明第一精锐辽东铁骑所向无敌,可谓大明两百年来前所未有。
但是李成梁缺乏查人眼光,扶持努尔哈赤以求部族牵制,后又放弃宽甸六堡,以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而且李成梁居功骄奢,揽财无数,多次被言官弹劾罢官。而李成梁最后一次到辽东上任,已经非常年迈。
传说,有一带兵突然进入闾山,封锁了谷湾入口,进入死人湾,但他手下兵丁带着的并非刀剑,而是挖掘器械,当地人都知道,这又是来找矿或者盗墓的。
但是一连几天,李成梁可谓颗粒无收,死人湾都快被挖成筛子了,还是一无所获,更可怕的,死人湾的称谓名不虚传,那些进入雾瘴中的兵丁,十出还一,要么不知所踪,要么带回来的尸体缺胳膊少腿,活着的士兵也大多精神失常,只是说有鬼怪。
最后,李成梁不得不放弃,但以他的残暴脾气竟然没有放火烧山,只是最后命人在死人湾入口处立了一块大碑,上面写着:
“辽东再无安宁日,青山永藏忠烈魂。”
然后便遗憾而去。
“哦,竟有这等事情,那这块石碑如今还在那里吗?”
“早都没了,据说,后来孙承宗上任,听说李成梁曾经动用官兵干这挖坟盗宝的勾当,便一怒之下命人把那块石碑砸了个粉碎,那时候李成梁已经作古,这通打脸的事情也就没掀起啥风波。”
“那孙承宗可曾来过咱们闾山?”
“来过,先生可在去的路上经过歇脚峰?那里是不是有个亭子废墟?”
“确实有,我也觉得有意思,问过憨娃,他说里面有个石碑写着个奇怪的土字,我二人也挖出来看到了。”
“那是清朝的时候重修过补上去的,但亭子就是孙承宗毁的。据说他来到闾山后,在亭子里独坐了很久,一直若有所思,最后痛哭流涕,下令把亭子带碑全部砸毁,甚至亲手把那个圡字碑的残渣扔到了山下。后来重修白帝庙的时候,山里人顺便把亭子也修好了,于是又立了一个圡字碑,结果地震把石亭子又毁了,便再也没有修起来。”
但为啥那个亭子里有这么个怪字,老舅爷也不清楚,而且最早是谁修的,也没人知道。
可是老爷子知道,他已经更加确定这个宝藏的主人就是蓝玉,而且,这个山水画和诗歌的秘密绝对没有保住。孙承宗一定猜出来什么,于是干脆把亭子给拆了,又把李成梁的石碑也毁了,其实,他明确看出李成梁的两句诗话中有话。
窍眼就在两句的第四个字,组合起来就是“无藏”,这是告诉大家,这里没有宝藏。孙承宗何等聪明,他赴任辽东的时候,大明都已经到了退守山海关的地步,他硬是和努尔哈赤玩起了持久战,今天推进几十里建个要塞,明天再推进几十里修个堡垒,短短几年就恢复了大明对辽东的控制。
而他上任的时候,可谓只身前往,眼见辽东民不聊生,军事孱弱,所以必定怀念明初的强盛,而一举摧毁北元奠定辽东太平的,便是蓝玉。
孙承宗肯定知道蓝玉留下的东西,也发现了亭子的秘密,念及当年将星,环顾如今,吏治腐败,民生凋敝,国将不国,于是悲上心头痛哭流涕,最后干脆毁了亭子,想把秘密永远留在青山绿水中!
想罢,老爷子也心中升起一股悲凉,如今的民国,哪里不像那大明末期,外强蚕食,政局动荡,可谓如出一辙。
老舅爷非常健谈,老爷子便陪着他一直畅聊,直到分手的时候,老爷子提出明日便去北镇,看看能不能再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强改造
杂兵天下
都市之萧晨姜萌
低调大佬就服卿姐
逐我出家门,我成镇北王你后悔什么?
林北林天策
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
科技圣典
新地球战争
总裁爹地太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