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两头死罪(1/3)

到了这一年的下半年,清军和太平军的战时愈加频繁,因左宗棠湘军压境,杭州太平军失守。驻守湖州的太平军已经成了幼天王的最后堡垒。

南浔镇上的太平军惶惶不安,堵王黄文金脾气也更加暴躁,居民们都战战兢兢唯恐犯了什么规矩,一般吃过晚饭就闭门不再出户。

太平军指挥部原先在刘家,因地理位置原因,太平军也只得搬到洗粉兜庞府,这里三面环水,便于撤退。

张颂贤不知道从哪里听到风声,据说不日大清的军队将光复湖州包括南浔,到时候必将腥风血雨,因此镇上的丝业同行们又连夜拖家带口逃了出去,原本刘镛也要走,但是刘镛娘又病倒了,不能挪身。

刘家只得留了下来,第二天镇上戒严,想走也来不及了。镇上只剩刘恒顺和其他三、四家未来得及逃走的丝行。

刘镛说这话时心里难过,他想到毓惠的坟还孤零零地在太湖边,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迁归南浔。

又过了半月,镇上的形势更加风声鹤唳,太平军隔三差五地在白场上斩首示众,声称他们都是私通清军的奸细,罪名五花八门,有刺探情报的,有资助清军的……

洪英严禁孩子们出门,把他们都关在后院陪着祖母,以免他们出去惹事。

这一日午后,刘镛在库房查货,听得堂弟刘铨来报,堵王的卫兵已经到了门口了,要带刘镛去见堵王。

洪英正在账房算账,听得外面动静出来一看,吓得脸都白了,不知道刘家是不是哪里得罪了太平军。

刘镛强作镇定,宽慰洪英说:没有事。堵王我都见过两次了,他也是一个鼻子俩眼睛,不吃人的。

洪英眼睁睁地看着刘镛被带走,心揪住了一团。刘镛走后没多久,她便悄悄跟到洗粉兜庞府门外张望着。

刘镛被带进庞府见到堵王黄文金,只见黄文金脸色铁板一块。刘镛心里直打鼓,预感会有大祸临头。

刘镛拜见堵王,堵王说:那些个丝商老板偷偷跑了一大批,你没跑,说明你对我们太平军有信心,忠心可嘉。

刘镛听了一头雾水,堵王把他带到这里来,不会只为了表彰他一番吧?

刘镛低着头不敢多说,只唯唯称:不敢当,不敢当。

堵王让卫兵给刘镛上茶,刘镛谢恩领座,但是坐如针毡,心中局促不安。

堵王喝了一口茶,道:我听闻刘老板在上海开了个洋行,和洋人称兄道弟,熟稔得很?

刘镛一听这话,魂都飞了,赶紧起身行礼道:回禀大王,绝没有此事,那都是谣传。鄙人在上海是做过生意,但也就是卖卖生丝而已。

堵王黄文金呵呵冷笑了一声。说:卖卖生丝而已?你不要认为我不知道。你不认识洋人,怎能把生丝卖到外国去?

刘镛心想这下麻烦了,与洋人来往,那是太平军认为与私通清军一样最犯忌的。今天堵王是否要从自己头上开刀。来个杀鸡儆猴呀。

还没等他想好如何应对,堵王黄文金却换了一副面孔,冲着刘镛笑道:刘老板,本王今天请你来,想向你讨一点点东西。

刘镛魂飞魄散,以为堵王会说要他肩上人头。

刘镛惊恐地望着堵王,哆嗦道:大王想要什么?

黄文金板着脸盯着刘镛说:给我弄两百支洋枪来!

刘镛哪里还敢说个“不”字,问:何时要?

黄文金说:如今战事紧张,我等不了太久,就给你一个月时间。

刘镛连连道:是,是!在下一定办法。

黄文金面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