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 谜团背后(2/3)

不紧不慢的转过身。开口,却是让陈平非常意外:“你说的这些话,可靠吗?”

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刘邦用这种语气说出这种话,以至于原本高高兴兴的陈平都愣了一下。

“该找的地方已经全部找过了,没有再发现楚军斥候的身影。”抬头跟刘邦对视了一眼,陈平放缓了语气:“再者,我军已经已经再此地驻扎三日,若是真被楚军斥候发现了这里的事情,此地也不会这般平静。”

听了这些,刘邦才将目光转看向了身边不远处的张良,“河东跟上党两郡至今不曾派人治理,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从这些地方征得更多的兵员,就看你的了。”

“请汉王放心,魏地民风张良了解颇多,此去必然不会让汉王失望。”张良郑重的行礼,信誓旦旦。

“本王倒不是不放心你,主要还是担心动作过大,会被楚军察觉。这些时日本王一直派人去成皋附近,如此的做的因由你也都明白——!”

“汉王这般用心良苦。微臣将更加牢记此去的重任。”

两个月前,返回汉中等地再一次征兵的萧何,到最后只带回了五万人。刘邦下令将各地的零散驻军全部召集在了一起,到最后也就凑了个七万。

如今这局面,仅仅凭借这七万人自然是远远不够。

可根据萧何口中的意思,如果再强行从汉中巴蜀乃至陇西等地征兵,这会影响到关内好不容易建立的一点根基。

人口不足也就意味着农田无人更种。巴蜀之地虽然也有不少的粮食储备,可是战争能够打到什么时候根本没有人能够预料。

在加上如今的局面。用萧何的话说,齐王意向不明。霸王士气正逐日上升。只有汉王这里的情况最糟糕。如果没有大的转折,汉王想要出关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守起来都不是那么的容易。

那一夜,萧何跟刘邦谈了很多,所谈的内容也都很真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眼下应该先让这节节败退的局面稳住。

在没有绝对把握一举打败项羽其麾下诸多将领的时候,先稳住局面,让后方有更加扎实的根基,同时等待或者制造时机。

总而言之,萧何认为这个时候动摇这些年建立起来的根基,如果再遭遇一次大败,基本就彻底的完了。

这次带来的五万人已经致使一部分农田荒废。这些至少有着百年耕种期的农田,一旦无人耕种也就意味着荒废。日后若是再想种,需要重新开垦,而且产量会大大降低。

从眼下后日后两个角度去看,萧何都不希望刘邦会在这个时候强行征兵。

最终的结果,萧何是说服了刘邦。可刘邦心中还是不能够平静。从暗度陈仓灭掉‘三秦’最后拥有大半的江山。如今变成了这幅模样,这种起落就像是压在刘邦心头的一块巨石,让他夜不能寝、食不觉味。

既然汉中的根基不能动,刘邦也就将目光看向了别的地方。汉中往北,北地、上郡、九原,这些地方人烟稀少,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征的。最后的目光也就落在了昔日的魏赵之地。河东、上党乃至太原三郡。

只是因为这些年刘邦的主要精力都是征战,这些地方却是没有第二个萧何,以至于各地的法令到如今都不同,很多的犯案也根本没有人去负责。

一个月前张良主动提出去河东征兵的事情。原本这是一件好事,陈平也觉得可行。刘邦跟陈平和张良商议的结果是,项羽的注意力都在刘邦跟韩信的身上,对河东那些地方没有太多的关注。

如果可以去河东召集兵卒组成新的军团,说不定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出兵,来一次出其不意的制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