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42.第341章 干旱(1/2)

蔡琰很理智的低头,不过对于李耀而言,代价就是很费腰子。

看到李元,李惠,蔡琰想要一个孩子,前面几年,李耀看她年龄较小,所以有所节制,现在,不是李耀不想节制,而是蔡琰如狼似虎,因此这段时间,李耀是痛并快乐着。

直到李儒,贾诩,派人送来消息,请他过去一趟,李耀才是离开上雒,回到长安。

长安,李耀住处。

李儒,贾诩,见到李耀之后,先是各自行礼,然后李儒说道:

“将军,非是我们不想让你陪伴家人,而是有件事情,只能你来决定……”

“今年,整个三辅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直到现在都没怎么下雨,田地虽不至于颗粒无收,但是产量也将大大减少……”

“一个方面,朝廷必须减免赋税,另外一个方面,还要做好赈济准备,否则那些流民很难撑过冬天,他们只有几亩租田,这次减产,对于他们最为致命!”

李儒说完,贾诩补充说道:

“军户分的多是良田,这次同样受到影响,但是影响相对较轻,能够上交一定粮食,但真正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益州帮助!”

李耀听完两人所说,他的脸上十分严肃,稍作思索,便是说道:

“遇到天灾,该减免赋税就减免赋税,不能逼的百姓造反,我们攻下益州,本就指着益州钱粮,我会亲自写信过去,秋收之后,能调拨过来多少粮食,就调拨过来多少粮食……”

结果真有那么一件,当初派去太行山的使者队伍,现在回来报信说道,张燕等人犹豫不决,似乎不想就此投降。

“如果,有生活困难的百姓,想来做工,混三顿饭,再混一份补贴,不必驱赶他们,他们也是凭劳动吃饱饭!”

目前李元,李惠,还不需要李儒,贾诩去教,他们能够教的,都是权谋心计,现在李元,李惠,主要处于启蒙之时打基础的阶段。

“但单纯的赈济,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今年干旱,今年赈济,明年如果干旱,明年还要赈济……”

但是因为,袁绍要应付公孙瓒,大量调兵前往冀州北部边境,也就放松了对黑山军的围剿。

李耀需要,听一听,看一看,最近朝野内外,都有哪些事情发生……

李耀看着李儒,竟然这么直接干涉自己家事,这个李儒,真是大胆,不过李耀淡然说道:

要想他们带着兵马出山投靠……

“关键在疏通的沟渠,天不下雨,就在地上找水,今年哪怕冬天,也不能够停工,而且还要加大征发流民数量,不过到了冬天,再给他们多加一顿饭,一日三餐,额外再给一份补贴,不用太多,能让他们家人好过一点,这也好过单纯赈济……”

不能这么胡来,李耀还想尽量活的长久一些,于是他就留在长安,等第二天早上过去了尚书台。

“你们放心,我不会做挑动兄弟相残,兄弟相争之事,对于嫡长子,自然会着重培养,但是我的其他孩子,我也不想他们都是废物,李家儿郎,若是一郡之才,那就治理一郡,若是一县之才,那就治理一县,所有考核,选拔标准,都与常人一般无二,而且作为我的孩子,我也希望他们做出一些实事,不要只会寻欢作乐,祸害百姓。”

送走两人之后,李耀暂时闲了下来,要说回去上雒,想想这段时间那些疯狂行为,他也打算给腰子放个假。

“将军,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你让我们两个都教,将来万一出现争执……”

没过多久,两人正式告辞离开,回去忙着安排事情,总之这次天灾必须妥善处理。

李儒,贾诩,松了口气,反正不搞内斗最好,一是内斗损伤实力,二是内斗需要站队,只要一次站队错误,大概就连他们也是不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