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佳人一笑(2/2)

为了不让蔡琰失望,徐武正准备开口时,抬头不经意的看见了高挂夜空之上的圆月。今晚的月亮格外的圆,就和白色的盘子一样,大大的白白的。

等等……白色的盘子,白色的盘子……嘿,有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徐武望着那轮圆月轻声念了起来,这是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徐武在还是小学的时候就将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

不得不说,徐武念诗的时候,嗓音有一种很独特的磁性,声音格外的动听悦耳。

诗句在耳旁流连,蔡琰望着一袭白衣的少年,不觉的有些痴了,明明和自己一般模样大,为什么他的身上充满着沧桑。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李白这首诗不算长,徐武很快就念完了,然而徐武却发现蔡琰怔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蔡小姐,你没事吧?”徐武关心的问了句。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蔡琰虽然从诗的意境中回过神来,但却是神情痴痴的重复的念着徐武刚刚念过的这两句。蔡琰看着那高挂天空的月亮,像是在问徐武,又像是在自言自语:“那月亮之上真的有仙人存在?月中的桂树真的是圆圆的吗?”

徐武哪知道这个,他又没去过月亮上面。

“文姬失态,让徐公子见笑了。”

蔡琰自知失礼,起身欠了欠身子,发自内心的赞道:“徐公子所作之诗,当得上前无古人,文姬钦佩至极。”

能让大才女折服,说不高兴是不可能的,徐武或多或少也有一些虚荣心理。

“只是刚刚听公子最后两句,似乎对朝廷意有所指。”蔡琰理解不了这两句,轻皱黛眉,露出煞是惹人怜爱的表情。

糟糕!

徐武在心中暗叫了一声,这首诗前面没问题,关键就是最后两句。李白写这诗,表面上是吟月,其实是暗中借机讽刺朝廷黑暗,政治**。蔡邕那胖老头儿虽然为人和善,但一旦关乎汉王朝的事情,绝对是个十打十的死心眼儿,以前就多次上书顶撞过皇帝,要不是皇帝怕担上杀贤的名声,估计蔡老头不知道死过多少次了。这也是为什么蔡邕在官场干了这么些年,却还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议郎。

作诗讽刺汉王朝,这简直是在做大死,要是让蔡邕知道,就算不上报朝廷,估计起码也得进行一个月以上的政治思想教育。

一想到这里,徐武心里就有些毛发,赶紧说着:“蔡小姐你听错了,就是一首普通的吟月诗而已。”

“可是……”蔡琰还是有些迟疑。

“不如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徐武赶紧换个话题,不能在刚刚的诗上纠结下去了。

蔡琰点了点头,能做出这般好诗的人,想来故事也不会太差。

徐武脑子迅速运转搜索了起来,理了理思路后,便讲了起来:“从前呐,有个姓祝的大户,人们都称他为祝院外。祝员外有个女儿叫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聪明好学……”

月光洒在湖面上,碧波粼粼,亭子里徐武绘声绘色的讲着故事,蔡琰一双小手衬着粉白的下巴,静静的听着。

远远看去,就好似一幅赏心悦目的才子佳人图。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