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3章 杀机(2/3)

,皇上和太子同时毙命,这一突发状况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而四皇子官睿之以雷霆手段接手慌乱的朝廷,将“反贼”官态之拿下收押大牢,同时肃清朝纲,竟然将这慌乱三日之内就平复了下来。之后发国丧,披麻戴孝,祭拜天地和先皇,追封太子为镇国公。镇国公的家眷一律按照从前的标准用度,甚至于为了抚恤沉痛的官恒之一家,比之从前有之过而无不及。时年官少忧十四岁。而群臣拥戴,官睿之再三推脱奈何不了文武百官的一再邀请,以“国不可一日无君”和“皇室中唯吾一人尔,不可叫官家血脉断流”为由,百般不愿之下接手了皇位。他刚一继任,就表现出了他独特的雷厉风行的风格。如此一晃半月后,继任大典完毕,人们这才反应过来官睿之是早有篡位之心。

然而事已成定局,加之皇室中人唯剩了一个官惠仪公主,太子的子嗣唯有年幼的官少忧一人,未及成年,即便是继位了,也会要求官睿之监国,而且这唯一的血脉甚至可能随时就会断送于官睿之之手。于是权衡之下,只得承认了他这个半路皇帝。

这是官睿之的一步好棋。

官睿之甚至还假惺惺的说,一旦官少忧成年,他就会让出王位来,物归原主各归各位。

官睿之的确做得很好,他对官恒之的遗孤和遗孀赐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是对官少忧,总是痛惜和叹惋,并且督促他好好用功。年幼的官少忧不明所以,以为当真如此。这个叔叔对自己寄予的厚望让他无不感激。

官少忧十年十六岁,及冠之年,他主动请缨讨伐高丽,将外邦驱逐出境。待得凯旋归来,官睿之亲自摆阵迎接。十日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要禅位于官少忧,兑现自己的诺言。

而官少忧彼时对这个叔叔是百般的信任和依赖,且这两年来大庆在他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他没有办法能够做得如同他一般好,于是他拒绝了王位,并发誓要守护王叔的江山。官睿之一再劝阻奈何官少忧心意已决,最终无法只得昭告天下,追封官少忧为珏王爷,赏赐京城最好地段的一处建造府邸。而官少忧为了不忘本心,只提了“官府”二字。

年少时候的官少忧,是将官睿之这个王叔当做最亲近的人的。他只知道,自己的父亲和爷爷是被三叔官态之杀害的。那个一向喜欢和自己打闹,坚决拥护自己父亲的三叔,竟然会暗藏野心一直潜伏在官恒之身边,伺机下手。好在有四叔的庇护,他们一家才能延续下去。四叔对自己的好和恩惠,自己是要穷尽一生去报答的。

林夏问他:“你不知道,难道大夫人也不知道吗?”

官少忧若有所思道:“他做事一向缜密,怎会留下把柄来叫我去发现?否则三叔不但是一家老小,连带着跟他有一星半点关系的人,只见过一面的人都一夜之间统统蒸发。他既然敢留下我,就是早已计划好了的。”

林夏问:“既然如此,他为何不索性除掉你这个隐患?总好过日后万一东窗事发,他还要担惊受怕,又要想着怎么除掉你。”

官少忧笑笑,道:“他留着我,一来可以对世人彰显他的无私和胸襟,二来则证明了他与此事无关。谁会放任仇家的孩子在自己身边,还要养着他,培养他成材?他既然敢如此做,就是做好了绝对不会被发现的准备。”

林夏不由得好奇:“那你是如何得知?”

官少忧斜眼看了她一下,思忖片刻道:“你可还记得我同你说过,在这官府之中,有人并不甘心只做一个前朝太子的夫人的?”

林夏心中划过一道霹雳,瞬间明白了什么,又还有些不明白,朦朦胧胧的。

官少忧解释道:“她为了自保,主动奉献给了他,妄图一展枝头。呵,只不过她忘了,自己只是个花瓶,供人一夜风流罢了。只是这一夜风流,代价却是值得,从此便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