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38章 高峻回京(2/3)

替自己辩解两句。

太子点头道,看来是这个道理但崔夫人是个什么封号呢?

高审行奏道,是个县君。

太子道,这怎么可以呢!中庶子是三品,那么崔夫人正该是郡君,真是寡人的疏忽了,有司要立即将此事完善,莫等寡人再问。

李治的一句话,门下省即刻着。

那么,崔夫人的信中说的什么呢?长孙无忌先问。

高峻道,崔夫人说,中庶子返京后,大都护郭孝恪积劳成疾以至咳血这是待诏夫人柳氏,去牧场村看望崔夫人时提到的。

太子道,是了,安西都护府那么大的一片地方,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都要郭大人操心,再坚强的人也会吃不消的!

尚书令道,殿下所言极是,但那里离了郭大人,我们一时到哪里去找更合适的人呢?英国公李士倒是合适去给郭大人做个副手,但郭待诏已然做得不错,不必动啊。

李士居然也是一喜,难道高峻打算把自己推举上去主政安西都护府?那可真是不错,虽然远了一点,但总归是个正三品啊。

不过再听了他后半截话,李士的鼻子差点没气歪了,敢情这又是镜花水月,纯粹是逗人玩!但这家伙将自己和高审行放在一起玩,又是什么意思呢?

太子刚刚表示了对大都护郭孝恪身体上的担心,鹞国公高峻便道,无妨,微臣对郭大人的身体一向是了解的,估计只是生了些闷气,再加上劳累,以致于此。

他说,已派了三夫人樊莺拿着家传至宝黄莲珠赶去安西了,如果郭大人果有内伤,那么黄莲珠一到,保管不治而愈。

与樊莺同去的,还有尚书令的二夫人谢金莲,她一为做伴,二为顺便看一看崔夫人,还有女儿甜甜。

尚书食自责道,唉!都是微臣,在西州时政务粗糙,走了走了,也给郭大人留下一大摊子滥事!

高峻说,金矿管事谢广的任用,就是他在西州大都督的任上决定的,谢广并无功名,按理不该让他担任此职,为此郭孝恪也提醒过自己,是不是有些草率。

但谢广不负重望,一去金矿,便挖出了藏在金矿内的偷金暗线包括原管事陈**在内的一大串人,还是有些能力的。

太子道,这个不算事,不要再提了。

尚书令来了劲,又道,还有天山牧场,那是微臣一手主抓的,郭大人一向插不进手去。牧场中年轻的牧子居多,有好多的人都未成家。但要成大事,人力为先,哪个好人愿意到那里去?

为给他们提供方便,微臣曾说过只有未婚的男女牧子,天黑之后可去桑林,别人无论如何都不许去,但这是否又有些放纵他们且有伤风化呢?

太子说,哪有!简直一点都不放纵,很好。

高峻:另外,有关安西都护府的基层坊镇设置,这也是微臣

李治道,鹞国公不必再提了,寡人岂会不知这是你点过头的?

至此,人们才看明白了,中庶子高审行在奏章中提到的安西都护府的种种不是,都被尚书令高峻轻描淡写地承担下来了。

他没有直言替郭孝恪辩护,那样的话,就跟指责高审行无中生有没什么区分,高审行岂会不替自己的奏章辩解?

但尚书令就是以这种办法,既表明了郭大人的无错,也没有牵扯到中庶子因为中庶子对此完全不知情。

中庶子也就没有因此与鹞国公大打出手的道理了。

高审行也暗暗地长出了一口气,看来这才是最好的结果。如果这个时候自己真因为奏章的事与高峻当庭顶起牛来,不论胜负几何,最终对自己和高府也没什么好处。

原来,高审行还以为自己提到的安西都护府的那些毛病是了不得的大事呢,但高峻当众都揽到了他自己的身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