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八章 曹操第三次攻徐州(2/2)

切为二段。曹军的步兵几个人围住一个辽东铁骑,辽东兵只是把襄阳长刀轻轻转了一个圈,就把曹军伸出的长矛纷纷切断。曹军纷纷受挫,战败后退。

“辽东铁骑,纵横无敌!”辽东士兵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奋勇杀敌。到最后,连跟随他们杀敌的徐州步兵、丹阳精兵都开始喊了起来。他们是彻底认可了辽东铁骑。

曹操见形势不秒,急忙鸣金收军,死伤上万人。辽东铁骑大胜一场,凯旋而归,在郯城城外扎下大营。

双方对峙了几天,曹操突然接到兖州传来的消息:陈宫、张邈已经叛变,接引刘备进入兖州。

这个时候,董卓还是顽强的活着,没有死,这是公孙康对这个时代做出的第一次重大改变。董卓不死,西凉军不散。吕布也有人罩着,幸运的没有到处流浪。

所以陈宫无法像历史上一样去联系吕布进入徐州,他唯一的选择是联系以仁义有德,善待百姓而出名的刘备,请刘备进入兖州。

张邈、陈宫等人起兵背叛曹操以后,形势对其非常有利。张邈在兖州任职时间长达十余年,有一定根基,“诸县皆应”。曹操在兖州的势力仅有鄄城和东郡的范县、东阿。

这时的陈宫头脑还是十分清醒的。知道只有刘备才可以对抗曹操。

曹操初使陈宫将兵留屯东郡,陈宫遂以其众东迎刘备为兖州牧,据濮阳。

曹操现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为了保证老家地盘不丢失,只能退兵了。

曹操的第三次攻打徐州,就因为张邈、陈宫等人的起兵背叛,而不得不结束了。

刘备、张邈联合初期,虽然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战绩并不理想。曹操曾经对此有一个评价:“刘备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与刘备、张邈战略之高下,显然不是同一档次的对手。虽然刘备、张邈也有濮阳之胜,但这仅仅是战术上的一次成功,根本谈不上是战略上的胜利。

很快曹操重整兵力发动反击,并在战场上接连获胜。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底,曹操完全收复兖州,将刘备赶到荆州。这段时间陈宫的表现并不好,从战场的形势来看,即使陈宫曾经出谋划策,结果也是乏善可陈,一败涂地。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