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 统治九州岛的策略(1/2)

九州在日语中为区域之意。主岛面积3.65万平方公里,连同所属小岛面积约4.34万平方公里,可以养活一百万人口,现在岛上就有十几万人在生活,分为几百个国家。大的国家有上万人,小的国家只有几百人。

公孙康听了郑和对九州岛的详细报告后,深深的思考着,久久没有表态。然后他对郑和说:“你先不要急着回济州岛,这个事情我们要再研究一下,主要是食物如何解决。”

公孙康让人把徐邈和戏志才找来,让郑和再次把九州岛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等郑和介绍完后,公孙康率先说出自己的思考和顾虑。“占领九州岛,抓捕倭人,开发银矿,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就是食物的供应。”

因为辽东郡本身,目前还不能自给自足。天天增加的大量人口,吃光了辽东的所有粮食。如果没有对外采购,辽东早就闹粮荒了。

而之所以说是食物的供应,不说粮草的供应,是公孙康想到打鱼的问题。要知道后世的倭人,海产品占据食物中一半的比重。

可以吃鱼、虾、贝等海鲜品,紫菜,海带等海产品。还可以捕捉鲸鱼。

公孙康一向谋定而后行,先做好计划,然后才去执行计划。虽然他现在不再画管理图,进度曲线什么的,但管理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过。

不能解决食物供应问题之前,公孙康是不会盲目去占领九州岛的。

戏志才想了想,说:“我有二个方法,各有利弊。我说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第一个方案是为了节约粮食,把老人孩子杀掉,年轻女子运往辽东。辽东自由民,没有娶妻的,都可以领回一个做妻子。让辽东百姓来养活这些女人。

另一个方案,老人孩子女人,留在九州岛种田打鱼,但估计他们最多是自给自足,照顾自己。不可能再养活挖矿的青壮。

这二个方案,有一个共同点:挖矿的青壮和看守的士兵没有人养活。

这也是公孙康一直以来培养的良好氛围,有什么想法,不管是否成熟,提出来,大家讨论,互相激发。而不是历史上,一个谋士花很长时间深思熟虑,几个月才献出一个计策。

大家听完戏志才的二个方案,都沉默了一会。

徐邈说:“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不能统治他们喃?先解决当地人的食物自给自足问题,然后大量移民过去。当汉人移民远远超过当地人的数量时,不就同化他们了吗?”

徐邈提出了一个方案:

在九州岛上大约有大约六万名的壮年男子,可以用他们一半去挖矿,一半去和老人、女人一起种田,打鱼。每年轮换一次。如果出海不回来逃跑了,全家老幼都杀掉。

什么时间可以释放为自由民?需要大量移民汉人到倭岛以后。如果汉人能够占倭岛人口的大部分,就可以释放老实干活的那些倭人,同化他们。

这个方案也有弊端,那就是九州岛面积太大。他的面积相当于整个乐浪郡的面积,也相当于三韩面积的二分之一。这么大的面积,倭人又散居在四面八方,很不好看管统治。

只有把青壮全部集中起来,建立营房,统一管理,才不会大范围逃跑。

当徐邈说到集中这个词的时候,公孙康和郑和眼睛都亮了,他们都想到了一个办法:建城!

公孙康示意郑和,“你来说”。

郑和没有施礼,这是公孙康要求的,如果每次说话前都要施礼,烦也烦死了。“奴才。”

郑和一开口,徐邈和戏志才都笑了,虽然他们已经习惯听曹化淳和郑和自称奴才,但每次听到,还是忍不住想笑。

公孙康看了他们二个人一眼,“以后打下倭岛,都要让倭人称呼自己为奴才。倭人就是贱人!你对他们实施仁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