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研究进展(2/2)

的科目更加脱离电影制作实践。攻读这个专业的大多数都是高校教师,为了教学。袁雯雯作为专业导演攻读博士学位找不准方向也可以理解。”

苏浩嘴角抽了抽:“既然如此老爷子你倒是想想办法啊。总不能让她这么白白耽误时间吧!”

“不着急。”张常亮很淡定:“其实我建议雯雯读博士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她给这个专业的博士生找到几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苏浩欲哭无泪,这不是坑人么!

虽然张常亮自信满满,认为这对袁雯雯和整个领域都有好处。

但是苏浩很担心袁雯雯在理论研究上陷得太深无法自拔。

“研究方向……”苏浩皱眉思索起来。

电影行业既有理论基础又符合实践要求的课题应该很多啊。可是苏浩一下子真想不起来。

就在这时候,吴云舟告诉了苏浩一个好消息:“苏总,前两年你是不是委托光影丛林搞了一个传播模型的研究?研究人员好像有进展了。你要不要来看一看?”

苏浩足足想了十多分钟才反应过来吴云舟说的是什么!

当初在好莱坞的时候苏浩从威利·托马斯手中弄到了一套停留在理论中的宣传模型。

这套理论实施起来最大的缺陷就是成本太高。

苏浩将这套东西带回了光影丛林,让他们的技术人员帮忙将这个理论结合大数据降低成本。

听说研究有进展,苏浩第一时间来到了光影丛林。

时隔两年多,再次见到那名技术大拿,苏浩激动不已:“你们做出来了?”

“嗯。”对方说话的口气还是那么欠。“其实也没多难,抽出时间几个月就弄完了。你看看吧。”

技术人员让开身,露出身后的一台电脑。

苏浩嘴角抽了抽心说我看什么啊?

“那个,要不你演示一下吧?”

对方点点头,调取了一份视频文件。

苏浩撇了一下,正是杨芊芊打造的那部青春歌舞片。

“这里有一份详细的关键词表格,你看完之后对照填写就行了。不用考虑太多,一两项的偏差不会导致最后结果太大的偏差。”

苏浩打开这份表格惊呆了,密密麻麻几屏幕,估计得有两三千项。

估摸苏浩也不想现场填写,对方接着说道:“这份关键词表格可以理解为给一部电影构建了一个大数据模型。通过心理学模型、传播学的规律结合大数据模型,就可以预测一部电影通过不同宣传方式上映之后的票房了。我在苏总你来之前已经看了这部电影并且填写了关键词表格。要我现场模拟一下吗?”

“当然!”

点下模拟键也就几分钟时间,系统就给出了预估的票房。

令人震惊的是这个结果同最终票房偏差不到10%。

最可气的是这个技术人员来了句:“其实你们的传播方式并不是‘最优解’。如果采用‘最优解’,宣传费用不增加的情况下票房收入最高可以提高60%。”

苏浩恶寒,心说你一定要在电影已经下映几个月之后跟我说这个吗……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