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卷 由道入魔 第九章 以画破妄(2/3)

念一动,整幅画卷就绕着他缓缓游动起来,恰好合成一个圆圈,将他罩在当中。

他端坐蒲团,眼睛直视前方,将心神浸入画卷之中。南宫师尊既然特地留下画卷,这当中必然有极玄妙的奥秘。

画卷虽长,却也不过两丈,但却给人咫尺千里之感。这样的山水画,无论布局、笔墨,还是以意使法的运用上,皆使观者不能不叹为观止。落款是:大痴道人。君临道扫视一圈后,连连称奇。

饶是君临道并不十分精通此道,却也能够稍微领略当中的技法的奇妙,心中对于此画作者也很是钦佩。

“此画形神皆备,绵绵长长,犹有未尽之意。许多地方,淡化模糊,深谙‘虚’道。但不知与‘破妄’又有什么联系?”君临道自语着。

他沉思良久,似乎略有所得,但又觉得似是而非,难以断定,越想越迷糊,头痛不已。

短时间内,他还是无法通透其中道理。

“罢了,再看第二幅画《中秋御河图》。”

他手指一伸,微微一转,第一幅画卷便回归原位,第二幅画就飘忽而至。

这一幅画亦是横卷,铺开之后只比第一幅稍短,但也属长卷。

这幅画内容繁多,一派尘世喧嚣景象,几乎无所不包。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落款是“正道所绘”。

仿佛这画卷之中就是一个红尘滚滚的世界,包罗万象。

君临道只觉一股世俗之气扑面而来,直冲脑门,震撼着他的心神,亦勾起他对前世的回忆。

相较之下,原先世界的红尘景象,比之这古代画卷的内容,又何止丰富精彩十倍?足以称得上气象万千,变化莫测。

君临道心神震撼,恍惚间眼前又浮现出前世之景,历历在目。

他前世的生平经历如流水般涌来,自他牙牙学语、天真无邪幼儿时期,到父母辞世后的孤苦童年,再到奋发上进的青葱少年,以及被鉴定为九难体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故,直至最后殒身于爆炸之中。

这些经历早在他心中重演无数遍,因而他的心境却也并未出现较大波动,一切如常。

而今次所不同的是,那两幅画!

《千秋山居图》以山水天地为构架,超越世间,有纵横千里之势,一幅画卷之内,自有乾坤方圆。而《中秋御河图》绘人世滚滚红尘之景,喧哗热闹,引动尘心。

两幅画,道尽红尘内外。

“一个出世,一个入世。师尊到底是要告诉我什么?”君临道沉思道。

他念头一转,心思又注意到“破妄”二字上来。

这时候,两幅画竟然无风自动,画中场景又开始千变万化起来,令人难以捉摸。

“咦,竟然是两件法器?我过了这么久都没能发现。”君临道面容一怔。

他实在没有想到,两幅看似普通的画卷,竟然会是法器。以画卷炼制成法器的,在他的印象中,虽不敢说没有,但也是极为少见。却没料到,师尊留给自己的正好是两件法器。

这两件法器,平日里根本没有丝毫能量波动,是以他并未发觉其中奥妙,但直到此刻,它们居然自行变化,实在出乎预料。

《千秋山居图》和《中秋御河图》,当中的场景变化不定,绕着君临道翩翩飞舞起来,最后两幅图竟然合二为一,融合成了一幅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