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二四章 不犹豫,扶起!(2/4)

先侦测一下他们的能力值吧!”

不久之后,参赛选手全都站上了起跑区,而李戴也趁机侦测了一下鼎天集团参赛队员的个人能力。

“果然实力强劲,单看能力值的话,水平和我这边基本上不相上下,不过我有耐力光环的加成,我想真的比拼到最后的话,鼎天集团应该不是我们的对手。”李戴长出一口气。

……

“那个小李到底懂不懂得马拉松的训练?”刘宝刚心中一直在犯嘀咕。

如果换成是国家队其他教练的话,刘宝刚的心中或许会更加有底气,刘宝刚毕竟也是国家队中的老人了,对于共事多年的同事,肯定是知根知底。

可是对于李戴,刘宝刚却始终琢磨不透。特别是亚运会的接力赛前夕,李戴主动请缨,而且还拿了亚运会的冠军。那场比赛刘宝刚是亲自见证过的,四位队员之间犀利的配合,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天时间能够训练出来的,这更让刘宝刚觉得,李戴的身上有一种神秘感。

“李戴这小子,能被薛力看中,绝非等闲之辈。不过他那么年轻,能够精通一个短跑的训练,就很不容易了,应该不懂得长跑的训练吧!”刘宝刚自我安慰着。

也就在此时,起跑的枪声响起,人流像潮水般开始移动。毕竟是几千人参加的比赛,看起来是颇为壮观。

有句俗话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半程马拉松不是百米短跑,选手要跑20多公里,起跑稍微快一步或是稍微慢一步,对于最终的名次影响并不大。

然而有很多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拼命的抢着前排起跑,然后比赛一开始,就跑在最前面,迫切的想要取得领先的优势。

更有一些不明真相的选手,看到别人跑的快,自己也立刻跟上去,眼一副不甘落后于人的样子。他们并不知道,业余级的马拉松,最主要是量力而行,能够坚持到最后,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看到这一幕,刘宝刚默默的摇了摇头。

“这些一开始就跑在最前面的,估计跑到一半就会退赛了吧。表面看起来有挺多人参加的,不知道最终能够跑完全程的,有没有五分之一。”刘宝刚一边想着,一边将放着饮料的大包被在身上,然后跨上了一辆自行车。

另一边,李戴同样也背上了一包补给物品,骑上了一辆共享单车。

为了保障这次这次马拉松的比赛的顺利进行,比赛所用的道路肯定是要封闭的,不准机动车通行,所以各队的车辆根本就开不进来,像是饮料、能量棒等补给品,只能用自行车来运输。

毕竟参赛的队伍太多了,光大学生队伍就好几十支,要是每个队伍都开一辆车上路的话,肯定会影响比赛的。

警车、救护车这种特殊的车辆当然是可以进入的,但是为了避免大家说警察搞特殊,所以警局也没有给自己的参赛队派车,作为教练的李戴,也只能亲自背着补给品,骑上自行车,赶往下一个补给点。

……

马拉松比赛中,官方都会设立补给点,有的时候参赛队伍也会自行设立额外的补给点,为参赛选手进行补给。

这次半程马拉松比赛的第一个补给点设在5公里的地方,一般敢报名参赛的人,跑个五公里还是没有问题的。要是连5公里都坚持不下来的话,那以后就真的要增强体育锻炼了。

补给点,李戴写了几个纸条,然后用双面胶贴在了饮料瓶上。

这是马拉松比赛中传递消息的一种方式,教练会根据参赛选手的实际情况,将接下来的战术安排写在纸上,告知赛场上的运动员。

除了马拉松之外,像是公路自行车的比赛,也会使用这种方式来传递消息。

率先进入到第一个补给区的,都是水平比较高的运动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