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 皇上的心思(1/3)

次日。 网

祚晨一觉醒来,浑身说不出的舒爽,被压抑许久的心神得以缓解,看着明晃晃的阳光也不觉得就是那般刺眼了。嘴里咕唸着,也不知昨夜姑父什么时辰回了府,便疾步奔向前厅。

昨晚,大闹酒楼一事,定然不会传到朝堂之上,散朝之后口耳相传却是必然,姑父于献民岂能不知?按照昨日姑父所言,应该是散了早朝之后就到御书房觐见圣上,如此说来,倘若事情没有太大差池,理应在自己进宫之前,圣上依然对大闹酒楼一无所知。祚晨自以为是的想着,全然不曾考虑变化即是千变万化。

坦然的祚晨衣着整齐,等待着宫中来传旨,御书房里的于献民却是如坐针毡,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昨日和女儿分开仅仅几个时辰的时间,就生了袭击朝廷命官的大事,想着那李兴芳于朝堂之上,老泪纵横地向皇上诉苦,于献民心里更是忐忑不安,偷偷瞄了一眼对面的恩师,见其老神在在之态,这才稍感安心。

“浙州,历来洪涝灾害严重,如今……这时节又将淫雨霏霏,说说吧,有何举措应对。”

皇上合上奏折,看向于献民,话毕伸手示意他坐着回话即可。对于他往年防护得当,较之先皇之时的举措,可谓是用心良苦更是兢兢业业,因此,皇上历来都对其十分看重,对其想法亦是相当拥护。

“禀皇上,虽说年前防护措施已然修葺,抗洪防涝之举却是不敢掉以轻心。臣以为,洪涝灾害之后,安抚流离失所的灾民,以及泛滥的疫情至关重要。”

于献民对于自己监督实施的防护措施,很有信心。根据以往的经验,重要地域堤坝修葺一新,但浙州水域广泛,府衙也是鞭长莫及,加上台风肆虐、霪雨不断,流离失所的难民便比比皆是,灾民饥肠辘辘的不稳定乞讨,令治安混乱亦是令疫情蔓延,这最让他头痛不止。

“让灾民稳定下来谈何容易!”

皇上身子后倾,靠在龙椅上微微闭上双眼,以往整治流民的举措无不历历在目。先皇时期出兵镇压,得到一时缓解却是令难民的敌对情绪高涨,流血事件此消彼长,令先皇更是怒冲冠从而大动干戈,死亡、入边地背井离乡,更是让流民的反抗情绪越暴烈,官逼民反由此生……

自己即位之后,吸取了先皇时期的深刻教训,听取了于献民积极安抚的政策,很少采取镇压的手段,的确很见成效!开仓放粮,减轻租赋,的确是利国利民的举措,面对风平浪静之后流民的返乡浪潮,却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明明知道流民得不到有效安置,是流民思乡之情泛滥的根本所在,怎奈何财政捉襟见肘,从而无力专注实施。

“财政窘迫,安抚灾民还得依靠地方自救,终究朝廷为你筹备不了太多银子。”潘相看了一眼仍然闭着双眼的皇上,缓缓地说道。

“恩师言之有理!赋税无法增收,旦旦依靠当地富商、豪门捐赠之资,也是捉襟见肘。倘若……”于献民恭声说着,欲言又止。

骤然睁眼,双目如电的皇上急忙问道:“倘若怎样?”

“倘若,整个大安泰的富商、富庶之人,都肯捐赠,应该会迎刃而解!”

还以为是什么高妙的手段,这帮子权贵、富人,没有得到好处,怎会慷慨解囊做出赔本的买卖?为富不仁就是他们的秉性!岂是那么好商议通的事情?想着,皇上感觉有些失落起来,烦躁躁的感觉袭上心头不由得攥紧了拳头,“从那帮子狐狸嘴里扣食,不使用铁血手段,他们怎肯轻易就范!?捐赠!朕,不知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未到威胁到安泰安危的局面,皇上自然不愿打破和权贵富商之间和睦的氛围,正是因为共同的利益关系,才使得他们更加拥护皇权的统治,倘若和平时期便和他们翻脸,很有可能引起时局的动荡,这是皇上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