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8章 来日方长(4/8)

然是好事,但礼到这个程度,就觉得有些过了。她终于觉得太妃的气质哪里熟悉的,有些地方看起来,简直跟尼姑庵里的那些得道女尼差不多!

这个念头让眉畔心惊肉跳,太妃要是出家那还了得?

“对了。”她又想起一个人,问道,“方才我们进门时那是谁?我瞧着总觉得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样的人。”但不是福王府,福王府下人的衣裳不是那样的。

元子青道,“那是宫里的内侍。从前就伺候太妃的,后来跟了出来。爹说他伺候惯了太妃,就仍旧让他在首善堂伺候。”

眉畔恍然大悟,“原来是宫里!”刚才她在宫里的确看过很多这样的人,但因为这些人都像是能隐身一般,轻易注意不到,又没说过话,所以印象非常淡,一时想不起来。被元子青说破,就简单得多了。

“怎么了?”元子青问。

眉畔自己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件事跟元子青商量不太合适。他早就习惯福王府的氛围,竟也不觉得奇怪,于是摇头,“没事。只是好奇罢了。”

这一天光是到处见人磕头,回到隐竹园里,眉畔自然也没什么心思逛园子了。早早命人传了膳,吃完就去睡了。元子青这一晚也没敢闹她。昨日实在是太疯狂了些,他也心疼眉畔,见她累成这样子,自然要让她好好休息。反正他们,来日方长。

好在毕竟年轻,第二天眉畔醒来时,已经重新恢复了精神抖擞。

今日是回门的日子,但她实在不愿意回去,只让人送了礼物,自己和元子青都没动。而是写了帖子,请周映月过来做客。

眉畔想到可以商量的人,便是她。反正早晚也是自家人,现在让她参与进来,也没什么不妥。——元子舫和周映月今年都十七了,婚期就定在明年春天。

据说元子舫本来是想要定年内的,但一方面周映月不同意,另一方面,两兄弟前后脚离得太近,传出去也不大好听。所以最后只得推到明年了。

周映月如今大部分时间都在江南忙出海的事,因为海禁初开,很多地方大家都没有经验,只能摸索着去做。周家身为“先驱”,自然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光主动配合朝廷,还要负责在初期带着那些海商会的会员们一起发财,挣到足够多的钱——补贴给朝廷的粮饷已经交出去了,赚不回钱来可就要自己赔了。

所以周映月如今忙得不可开交。这也是她不同意今年结婚的原因之一。结了婚她不可能再这样无所顾忌的出去抛头露面。就是元子舫不在意,福王府这边也不好看。但是这些事千头万绪总要有人来做。等明年上了轨道,也就好了。

这次她是特意赶回来参加眉畔的婚礼,过几日就又要去海州的。所以眉畔才急急地下帖子请人,再迟恐怕就来不及了。

眉畔将元子青打发了,然后私下拉着周映月,说了自己的打算

。周映月听了倒是十分赞同,“你若是想做就去做。做成了也是功德一件。不过太妃我没有见过,她什么样子,你跟我说说。”

眉畔就将自己的担心和猜测都说了出来,“虽然世子说,太妃一贯都是如此。可我还是担心,她万一突然想不开,要出家怎么办?”

“竟是这样么?”周映月的见识显然比眉畔多,“照我看来,信佛倒未必,但太妃心里有事,八成是真的。”

“这怎么说?”

“这人吧,要是心里苦闷无处发泄,就容易转而寄托到虚无缥缈的神佛上面去。”周映月道,“我想太妃礼佛,恐怕是从在宫里就开始了。若我猜测不错,或许还是王爷被抱走之后。”

她这样一说,眉畔也就明白了。在宫里这样的事情再正常不过,她自己位分低没有资格养育皇子,是绝对不能自怨自艾甚至责怪旁人的,更有甚者,她连一丝一毫的不情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