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11章 惩治不肖子孙(一)(2/2)

眼了。不管原主做了什么,都能挑出刺来。菜要多放半勺油,都要咒骂好半天。

有时候骂得厉害了,能问候原主娘家十八代祖宗。小儿子是个怯懦的人,媳妇骂自己的娘,半句话不敢吭声,唯恐媳妇不肯跟自己过下去。

原主一手带大的孙子不懂事,不会帮奶奶,反倒是大儿子家看不过去了,会过来骂上小儿媳妇两句。这时候,小儿媳妇就会恶狠狠地回骂过去,说原主吃她的喝她的,做事还做不好,她想骂又怎的了。他们想做孝子贤孙,那就将自个的老子娘接过去赡养,不在她家吃饭,她当然不会骂。

原主也被骂得伤了心,只不过还奢望小儿子养老,不敢吭声。小儿媳妇说原主吃她的喝她的,却忘了家里炒菜用的茶油是她捡的,菜是她种的,农忙时她也帮着下地干活,插秧除草收割稻子,干活比小儿媳妇还利索。

能用得上她的时候,哄着她要赡养她,现在嫌弃她活的时间久了,恨不得她去死,原主也伤了心。便去寻大儿子,希望大儿子能赡养她,她也会帮着大儿子家做事。

母子没有隔夜仇,大儿子虽然怨老娘当年受了小儿子媳妇的诱哄,为了过去照料小儿子的两个孩子,说了一些伤人的话,却不乐意弟媳妇咒骂自己的娘。便默认了原主过来他们这边吃饭。

原主走了,没人帮忙干活,小儿媳妇才意识到原主帮着她干了多少活。没了原主这个免费的劳力,她每天干家务活,照顾两个皮实的小子都累得不行。为了丢出繁琐的家务事,小儿媳妇动了心思。

时不时跑到原主面前哭诉日子不好过,她忙不过来。原主走了,她才知道原主的好,话间透露着希望原主能回去的意思。

原主容易心软,偶尔有什么好东西都会偷偷拿过去给小儿子家。这件事被大儿媳妇发现了,大闹一场。原主自知理穷,不敢反抗,大儿子也恼火老娘糊涂,拿自家东西补贴弟弟,一口气堵在胸口,实在不顺畅。这时候小儿媳妇提出要将原主接回去赡养,言辞恳切,情谊动人。原主寻思着自己死后终归要小儿子料理丧事,便流露出想回小儿子家过的想法。大儿子见了,更气。打小开始,老娘就偏心弟弟。没想到在弟弟家当牛做马,吃亏被骂,还没吸取教训,被弟媳妇一哄,心又转过去了,这让大儿子心烦不已。

大儿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之前碍着原主是丈夫的老娘,不得不养,没想原主吃她家住她家,竟然用她家的东西补贴小儿子家,大儿媳妇能咽得下这口气才怪。趁着原主心思漂移不定,大儿媳妇果断将原主推了过去。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