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话 火红的年代(2/4)

技术改造。按照桃花峪现有的景观资源,我们的技术人员估算过,旅游区一旦建成,光门票收入一项保守估计,一年就不下五百万,其他的附加盈利大家伙儿可以自己掂量掂量!”

“妈呀,这么厉害……”

“太好了,总算不用撅着屁股地里干活了……”

村民中顿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孙晨笑笑接着说。

“我刚才听见有人庆幸,终于不用种地干农活了,觉得种地也种不出个啥名堂来。可我现在要告诉大伙儿,我们项目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恰恰啊就是种地,科学种地……”

人群瞬间哑火,两秒之后又是一阵议论。

“说来说去,怎么又种地了呢?”

“不是要搞旅游开发吗?”

“…………”

村民说什么的都有,大部分对科学种地表示出不屑和失望。

“大家听我把话说完,”孙晨继续说道,“我们项目组目前已经招聘了农业大学最好的高材生,还聘请了农科所的几个专家当顾问。我们计划在用一年或者更少的时间,整合咱们村的现有土地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筹建,建造京郊最大最完善的生态农场……”

“什么生态什么农场啊,不就是蔬菜大棚么!”人群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句,打断了孙晨。

苏达有点着急,想上前帮忙解释,被王丽芳拦住。

王丽芳淡淡的摇摇头,示意苏达不要管。

孙晨哈哈一笑,“不是蔬菜大棚那么简单。”

“生态农场是个宽泛的概念,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农业工程。简单说来,就是一切蔬菜瓜果,一切鸡鸭猪羊,都是绿色有机,无污染的高品质产品。打个比方,假如你们以前种一亩地的蔬菜卖一千块钱,那么建成后,同样一亩地的蔬菜,就有可能卖到两三千或者更高。养殖类就更厉害了,品质高的,价格可不止翻两倍三倍……”

“一句话,我可以向在场所有的桃花峪村民保证,建成后的生态农场,能够让大家真正的致富,真正过上比市区里的人更为舒适和环保的生活。”

村民们已经听傻了,张着大嘴还在回味,王院长在身后喊了一声,“孙总说的太好了,大家伙儿要支持他们的我工作啊!”

村主任带头鼓起掌,男女老少随即爆发出一阵欢呼。

王丽芳站在后面,看着爱人的背影,激动的眼含热泪,喃喃自语。

“好久没看见他这么投入了,好像又看到了我们当初从唐山刚到北京时的样子……”

“丫头,这两天你咋了,是工作不顺心,还是又和苏达那小子闹别扭了,告诉妈,妈替你教训那小子……”

刘海娟敲敲秦怡的房门,摇着轮椅进来。

女儿这两天心事重重,寡言少语,下班回来吃完饭就钻进自己的房间,趴在窗台上发呆,刘海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嘴上尽管不饶人,张口这小子,闭口那小子的,但实际上,刘海娟已经基本接受了苏达这个准女婿。

这两年家里风波不断,多事之秋,经过一系列或大或小的考验,刘海娟也看到了苏达这个“外地小子”身上不少的闪光点,虽然从内心里还是偏袒女儿秦怡,但同时也把苏达已当成了“自家人”。

那晚糟糕透顶的西式晚餐,也让秦怡明白苏达的“真正用意”。

戒指,红酒,音乐……这些充满浪漫的元素,已经再明白不过了,秦怡埋怨自己本该意识到的,否则就不会因为生气而“夭折”了求婚。

毕竟,自己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盼了太久。

是自己搞砸了这即将到手的幸福,秦怡虽心里懊悔不已,但也把苏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