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话 五月初五(1/2)

大年初三,当久违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来的时候,发生了这么几件事。

刘长根带着媳妇儿,儿子刘宇,一大早就驶上4高速,一路向南回老家。这次一起回河南老家,是老刘一家三口十年前来北京后的第一回,在此期间,尽管老刘或者媳妇儿也曾回过几次,但儿子刘宇却一次不曾回去过,以至于刘宇的口音几乎已经听不出来曾经的河南乡音,取而代之的是通畅流利,阴阳顿挫,京味儿十足的普通话。

这次回家,老刘一是看望同村的长辈和兄弟,二是要和新到任的村领导商量兴建小学的事,当然,这肯定是已经得到了媳妇儿和儿子的共同支持,为此,全家人决定拿出三十万来做这个事情。

老刘清楚自己现在虽然挣了些钱,但还远不到开奔驰宝马的地步,况且老刘也不是那种喜欢张扬炫耀的人,但说起兴建学校,老刘可是不曾犹豫过,手也不曾软过,媳妇儿知道丈夫决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更何况这件事也是行善积德的好事,也会得到老家人的赞许和认同。

媳妇儿也乐得如此,最后双手赞同。

刘宇即将上高中,对于钱还没有太多具体的概念,但他知道这不是个小数目,尽管父母挣钱的事他不懂,但他比父母更清楚教育对于改变一个人的重要性,他自己就是深受其益。

如果没有当初父亲的英明决断,将他想方设法送到北京跟读,陪读,再到今天的正式就读,刘宇实在不敢想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也许自己还是两手乌黑,脸蛋上有两朵高原红的农村少年。

也是同一天清晨,孙晨和王丽芳回了唐山老家。

年前王丽芳检查出有了身孕,孙晨喜出望外之余,就计划好了要将这个好消息带回老家,虽然母亲年事已高,但老太太神志清醒,每次接到孙晨的电话,第一句话永远是“什么时候才能让我抱上孙子”,而每当孙晨听见这句话,心中总是无限放大对母亲的愧责之感,这一回,终于可以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

杜斌开着公司的那辆幻影,戴着孙晨夫妇开上了京津唐高速,一路向东。

关于怀孕这件事,孙晨夫妇冷静下来后,讨论了很多方面,关于孩子,关于企业。

原本夫妇俩对于生育孩子已经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所以两人对于今后也哟了初步的打算。两人决定,四十五岁之后将企业大部分股权转给信托公司打理,另一小部分则分给长期与自己创业奋斗的老部下,老员工。而自己则去美国购置一套房产,作为后半生的养老和生活之用,然后转移部分资金进入对冲基金投资管理,这样即便没有太多收益,也会有优厚的医疗保障资源,晚年生活应该衣食无忧,非常惬意。

而关于孩子,两人打算在北京福利院收养一个女童,然后带去美国抚养成人,虽不会让她集成大笔遗产,但也会保证她的生活无忧。

当王丽芳喜从天降时,这个突然到来的小生命打乱夫妇俩原先的计划。

从年前到年后,孙晨和王丽芳商量了很久,为了给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一个纯净的,健康的,安全的生活空间,毕竟国内的食品安全,空气和教育等等,都让夫妇俩忧心忡忡。最后两人决定,将移民美国的计划提前,让自己的孩子从一生下来,从呼吸最健康的空气开始,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这个计划年后就陆续实施。

这件事,除了杜斌知道,在没有第四个人知道。

当王丽芳告诉杜斌这个想法时,杜斌竟痛哭流涕,透着一种悲壮的生死离别之感,王丽芳劝解这个实在的兄弟,移民国外而已,又不是永别,现在出国和回国都是一两天的事情,签证简化,航班便捷。

而这次会唐山老家,孙晨也是想着征求母亲的意见,想带母亲一起出国,可孙晨了解固执的老人,带老人一起移民的希望不大,但还是想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