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任务(1/2)

当然了,即便对方真的做出如此决定,甚至如今还理直气壮地直接说出来,他们却也无可奈何,甚至还无法说一个不字。

“汝等心生不满,吾倒也能理解。”这时,黄琬的语气又突然缓和了下来。

他虽然性子里有着执拗的一面,但毕竟不是完全不讲人情的人,这事情严格说来,也的确是他的不对,虽然不会承认错误,但也不会强压着众人。

所以他便也用了一个变通之法,前面基本上都是让大家边猜边过关,而接下来这额外的部分,自然会给出一些提示来。

当然了,他到底还是想要看看,接下来这关他们自己能否猜得出来,又有多少人能够在不经他提示的情况下度过,毕竟前面几个关卡看似简单,但这么多人通过绝对是要出乎他意料地,在他预计中,历经初考之后,剩下来的应该也就是现在人数的一半不到才对,现在明显过剩了。

不错,初考之前的确没有明说到底会录取多少人,但实际上便是这些参加比赛的年轻谋士们,心中也很清楚,那最终剩下来的数目绝不会是很多,最终能够登上“擂台决战”地,最多也只会有一百出头,很简单,因为人太多的话不好安排。

青年谋士竞赛说重要很重要,但要说与真正的军政大事相比,还是大大不如地,这就意味着,正式的比赛其实是比较赶日程的,而擂台赛的场地等,虽然是现成地,但却也不可能搞得太大。

毕竟谋士不是武将,大部分低阶谋士很难做到将自己的能力都应用于实战中,如此观赏性会大大降低,也会影响到竞赛本身的影响力,不若干脆只取其中最优秀的部分,这样呈现在围观者面前地,至少会好看很多。

谋士竞赛对于谋士也不失为一个扩散影响力的途径,毕竟相比于武将们,谋士虽然用得着的地方更为广泛,但很多时候却只能藏于幕后,虽然大部分谋士奉行的还是低调,但这与提升他们的影响力和群体的名望也并不冲突。

至少,也要能够在“观众”们的心中留下自己的烙印——这些“观众”指的当然不是平民百姓,基本都会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况且平民百姓就是给他们机会,大概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

这,也是诸位治国级谋士们哪怕心中对董卓不满,对于他推动这谋士竞赛的意图心知肚明,需要合作的时候,却仍然会出手并且做好的原因。

所以,黄琬一开始都没有出声,就等着看这些青年、少年们到底能否猜中题中应有之义。

至于他为何最终没有按耐住,当然不会是、至少不仅仅是因为有人说了不敬之语,主要的原因还是在王胤身上。

事实上这一趟下来,王胤的表现黄琬几乎都是“看”在眼中,原本王胤对他而言,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参赛者,并不会因为两人曾经有些交集,以及王胤乃是王允养子这些身份,而有所差别,毕竟考核看重的是实力,而王胤的实力也就普通,甚至可以说在参赛者中,偏于中下。

但黄琬怎么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不太让他看在眼里、放在心上的少年,却成了这一次初考中的一个变数。

王胤的表现很出众么?这得要分几个方面来看,但毫无疑问,经过了前面几关,到现在还能够剩下这么多人,王胤在其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这倒不是说其他人都不如他,事实上王胤在其中也就仅有几个闪光点,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如徐庶、荀攸、主父偃、陈群等齐家境谋士,同时众人能够暂时放弃成见齐心协力,除了在之前进入宫殿的时候闹腾了一番,剩下的时间很难让人相信这些人压根就是心思各异,这其中那几个齐家境谋士起到了带头以及威慑的作用,远比王胤更加重要。

可是无法否认的一点是,因为考核本身的性质,很多时候或许只是一个时间的延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