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二六章 征兵难题(1/2)

?

从牢房出来,刘和才稍微缓了缓悸动的心悬,这高琳琳还真是轻易不能招惹啊。

后怕中带着欣喜,因为按照系统任务,这高琳琳迟早是自己的榻上之人。

第二日,阳光明媚,连刮了许久的北风也停了。

准备停当的朝廷大军在卢植的一声令下后,踩着整齐的步伐出发了。

刘和带着几员大将远远的站在营门口,看着渐渐远去的队伍,心中对卢植不停的道着抱歉。

这次回朝,卢植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而这恰恰是刘和一手造成的。

“诸位,”回到营帐,刘和几人按席就坐,“现在跟高句丽的战事算是彻底结束了,对我们下一步的安排你有什么建议,公台,你先来说说吧。”

现在陈宫首席谋士的位置已经毋庸置疑,刘和也不需要担心因为自己的态度,会让其他人不满。

看着左右就坐的众人,左手边陈宫、荀彧还有两名已经通过荀彧考核的辽东官员,右手边则坐着公孙起、韩世忠、黄忠、张绣、杨宗保、于禁、邢道荣等济济十几人。

看着看着,刘和发现自己手中的文臣谋士有些少了,能派得上用场的只有陈宫、荀彧几人。

这几人对于一个辽东郡来说是足够了,但对于已经将幽州当作自己势力范围的刘和来说,这个人数有些少了。

不过虽然现在手中还有不少的功德点,加上这段时间打仗也得到了不少功勋点,但刘和却不打算现在就进行召唤,原因嘛,刘和压根就不信任没有一点人情味的系统。

现在刘和只等小灵醒来,便要开始一次大规模的召唤。

“是”,早有心理准备的陈宫不加思考便娓娓道来。

“主公,经过这一仗,我军虽然未伤筋动骨,但已是伤了元气,现在当务之急是要修生养息,尽快让军队恢复战斗力,以随时应对乌桓等族的入侵。”

“但现在辽东壮年已无法再行征召,否则郡内民生势必受到影响,为今之计,只有设法招募流民和外来移民,至于怎么个招募法,这个还是让文若来说吧。”

这段时间陈宫身处军营,对军队的情况很清楚,知道现在军队急需补充兵员,恢复战斗力,但作为辽东曾经的掌控者,陈宫同样知道辽东郡已经无力再征一兵一卒了。

所以陈宫很爽快的将这个难题踢给了刚上任不久的太守府长史荀彧。

作为实际的辽东掌权人,荀彧也希望从陈宫口中听到解决辽东困境的高招,以荀彧的智商,不难猜出这次战争之后,刘和将进行新一轮的扩军,而这,恰恰是现在的辽东无法承受的。

此时正在凝神倾听,便被陈宫的话弄得哭笑不得,“还真是想当个挂名太守啊。”不过内心却充满了对陈宫的感激。

刘和也是忍不住暗笑,聪明如他自然知道这是陈宫故意将机会让给荀彧,作为后来者,荀彧的威望以及能力都需要大家的考验,毕竟到现在为止,荀彧都未曾认刘和为主。

也不说话,刘和将目光投向荀彧。

“既然如此,那下官便献丑了。”也不矫情,荀彧也想通过这次机会,真正进入天涯镇的核心范围。

“诸位大人,现在辽东一郡共有45万余人口,这是在我们大力种植马铃薯后,人口暴增的结果,但这些人口中,有至少40万是老少病残,真正称得上壮年的只有五万余,也就是说现在辽东已经无力承受再次征兵了。”

“对于增加壮丁,下官也与下属讨论过几次,最终得出的结论,除了保证粮食产量外,还需要大力吸引外来人口,至于如何增加法,恕下官愚笨,能想到也只是天涯镇施行的那一套。”

“以粮食换生存,相信会有很多的百姓愿意前来辽东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