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 筹谋 第一一九章 细水长流(2/3)

可能得到厂家完工之后还要把边角料收上去,于是这部分边角布料就成了代工企业的另一个盈利点。

最为重要的是,王娟看到合同上提供的数据,南平军区拿出来的布料还是四尺宽幅的,这种宽幅布料用东华针织厂人们的话说就叫做“败家料”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种布料用来裁剪的时候,每一件成衣裁剪下来的边角料更多。幅面也更八,话句话说,它给代工全业留下的剩料盈利空间更大。

王娟之所以了解这些,是因为东华针织厂库房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与不少私人制衣小吃及布匹商贩有私下的勾连,厂里裁剪下来的边角料绝大部分都被私自卖掉了。这种损失看上去不大,但几年综合下来~华针织厂仅在这一点上的损失就高达二十余万。

都说一个大型国企仅仅是扔点废料就能养活几家甚至是几十家企业,这话听上去似乎有些危言耸听,可实际上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别人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而孙秉云作为南平创业的真正当家人,他却是当家也不知柴米贵,自从接手东华针织厂之后,他对方方面面的整改把关那良严。但对库房这方面的把关却是松懈的很。过去因为心境上的不同,王娟不想在这方面多说什么,但是这次出来之后,她是第一次把自己真正当成孙秉云的女人来看了,女人都心细,她可不能容许别人在她男人的钱袋子底下刺口子。

而换一个角度来考虑,看这次南平创业同军区方面的协议合同,王娟自然就能看到这一笔生意中的利润有多大了。

这份合同显然与竞标不是一回事,估计只能打到刀元一套的竞标价,被提高到了丑元。这里外一差就多出来五块钱的纯利,二十万套作服那就是一百万的纯利,如果再算上边角料中存在的利润,这一笔订单至少能让东华针织厂收获一百小二十万的利润。如果这笔生意让姜国才听到,估计他能当场吐血。

如果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也许会简单的认为这是南平军区方面对孙秉云做出的一个补偿,但在王娟看来,这里面还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南平军区一方,有意同南平创业“刮清界限”

按照之前南平创业提交的军区干休所项目书,整个工程下来,南平创业要赔进去的资金差不多也是一百多万的样子,现在,军区通过一个,订货合同,等于是一下子就给南平创业把这部分损失补回来了,双方看上去似乎就各不亏欠了。

当然,除此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军区对春秋季作服的采购,总政后勤方面是有专款拨付的,而干休所的工程项目,却需要军区自己掏腰包搞定。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排除军区那边是打算用“有名目”的专款采购来补贴“没名目”的工程欠款的可能,这也就是所谓的“计划外损失计刑内补”

两种可能性都有效果却是完全相反的,王娟现在吃不定那种可能性才是最正确的答案。

“云少,王总,怎么样,这份合同有没有问题?”熊国志看着他们两先后读过文件,这才笑着问道。

“大的问题就没有了,东华针织厂那边虽然网经过改组,但毕竟这几年的技术沉淀还在那儿,三个月内交付任务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质量上我们也会严格把关。”王娟抢着笑道。“至于说小的问题的嘛,倒是也有一点儿。主要就是这个采购价上。”

“哦,怎么□总觉得每套丑元的代工要还是太低了?”熊国志一愣,脸上明显闪过了一丝不快。

正如王娟所想,军区在这份合同上是开了特例的,如果走竞标的渠道,竞标底价超过丑元的,军区后勤是一律不予考虑。

“不,熊哥误会了”王娟笑道,“这代工费不是太低了,而是太高了,我刚才合计了一下,代工费定在每套刀元的价格上正好合适,军区不用承担过重的资金负担,我们也可以有得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