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 筹谋 第三十二章 广生证券(1/3)

别看工行平时的办事效率不怎么样,但是在国库券代销这件事上,解放大街营业厅的效率可谓是高的出人意料。自从与临海创业公司签订了私下的代销协议之后,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张庭和就为五千三百万的国债找到了买家。

这个财大气粗的买家,是立足于上海的一家券商,对方开出的价码分别为:十元面值的三年期国债.7元,五年期国债3.4元;百元面值的三年期国债05.24元,五年期国债2.30元;伍佰元面子的三年期国债534.3元,五年期国债557.29元。这样的价码,比国库券本身的当期利率都高且按照对方开出的条件,只要临海一方能够保证国债实券的供应,他们就无需为别的事情操心。上海方面会自己出车过来拉货,交易以现金支付的方式完成,买方不提供单位证明与任何形式的协议,卖房同样也不用提供单位证明与协议。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黑市交易,生意做完,大家一拍两散,谁也不认识谁。

按照对方给出的价码,临海市这投入操作的五千三百万国债,最后折合成现金便成了近五千七百万的巨款,倒手套利高达近四百万根据当初张庭和与临海创业、海天宾馆以及市财政局达成的口头协议,四方的分成比例为.5:3:3.5:2,这也就是说,张庭和与贾全盛两人能够从中分到近六十万的利润。

至于说财政局方面为什么只拿了两成,这里面就有门道了,毕竟省财政厅对这五千多万的国债还有一个反补,若是把这部分反补也算上,市财政局其实才是最大的受益方。

作为同系统内的人,张庭和知道这年头是个券商就财大气粗,尤其是上海、深圳两地的券商,区区的几千万对他们来说也就是九牛一毛。

原本,按照张庭和与贾全盛的算计,这笔钱在八月初到手之后,是打算暂时拆借过来,以储蓄款的形式向上报的,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南平的广生证券老总杨森找上门来了,他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消息,开口就要借用这一笔巨款,借用期一个月,从八月十号到九月十号。

广生证券是南疆省唯一一家有资格从事股市、期货投资的国有证券行,按照杨森的说法,现在广生正在做一笔期货的单子,国内行情看好,几乎可以说是稳赚不赔。但现在的情况是,广生本身的资金不够充裕,需要从多个渠道进行拆借,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这段时间,为了筹措资金,广生几乎是什么办法都想到了,奈何在国内紧缩银根的大背景下,一向同券商们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银行,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把手伸出来。也正因为如此,身为广生老总的杨森,在获悉了临海这边的事情之后,便马不停蹄的亲自往临海跑了一趟。

五千七百万的资金,对于广生来说并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笔钱现在可以用。

这部分通过财政系统分摊到临海市财政局的“资金”并不是财政拨款,而是用来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的国债,而在省财政厅规定兑现的九月底之前,这笔资金仍旧是流通于国家监管范围之外的社会闲散资金从银行系统这一方来说,真正进入操作的只有一个临海市工商银行解放路营业厅,甚至可以说只有这个营业厅的少部分人,再加上上海券商一方要求以现金的形式完成交易,而不是通过银行转账,这一笔为数不菲的资金便等于是游离在了银行的视线之外。

在正式的交易完成之前,这五千多万仍旧是不能直接投入期货市场的国债,而到九月底,这笔钱又成了财政系统内的国债吸纳金,谁也动不得。那么在完成交易之日到九月底之前,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一笔资金就成了“黑钱”,谁掌握着它的支配权,谁就可以说了算。

为了能够拿到这一笔“黑金”,拆借使用一个月,杨森给出了不少的好处,他甚至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