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二章 曲魂,再现(3/3)

品质更高一等后的存在,两者本质上还是属于同类。而恰恰因为高出的这一等品质,赋予了青玉更高的承载能力。

陆十四凭乐理一道,文卷修为问鼎庄子境,自此拥有了拓文的能力,可毕竟时日太短,其拓印的手段还是太过稚嫩,成功率不高,更难以拓印复杂的文卷经义,往往三言两语便是极限,更多的还是寥寥数字。

可就是寥寥数字,却已经是普通白玉璧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毕竟白玉璧还是不同于白玉,为了体现其特定的价值,白玉璧的样式虽各有不同,但重量上却是被给予了严格的规定,不能小,更不能大。

如此一来,也就限定了其所能承载文卷经义的字数,一旦过多,便是贪心不足蛇吞象,落得被撑裂的下场,而短短的几个字,无疑难以体现文卷的真意,甚至还有可能断章取义,产生南辕北辙的分歧,威力上,何止是大打折扣。

反观青玉璧,重量上,大同小异,但因为品质更高,所能承载的文卷经义便多出了近百倍,已经能够将一些篇幅较短的文卷经义整篇拓印了。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不过,在青玉璧上拓文虽好,但对陆十四而言,其难度也是更大。

以他现在的手段,对三枚白玉璧拓文,已经能够做到成功一枚。可对青玉璧,却是没有丝毫的把握,成功与否,全凭运气。

而一旦失败,不论是白玉璧还是青玉璧,必然是根基碎裂的结果,再无一丝的价值。

自陆十四准备开这间铺子,多日准备下,成功拓文的白玉璧,已经积累了五百枚之多,而青玉璧,却只有两枚。

可即便如此,已经将其从雪域荒原中得来的意外巨财,全部耗尽,从此便不难看出,其中的风险何其大了。

至于那两枚成功拓印的青玉璧,其中一枚拓印的乃是儒家中的一篇简短经义,取自《礼札》。另外一枚,则被陆十四亲自携带,所拓印的则是一片《乐经》中的曲谱。

又是曲谱?

巧合么?

是巧合。

何为无巧不成,也正是这种种的巧合,使得陆十四在今日,一鸣惊人,于万众瞩目下,凝聚出曲魂,可以想见,过了今日,此番种种,必定传遍蜀山城,甚至……整个昆仑仙境。

“那么……曾师兄,可还要打过?”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