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铜号(2/3)

要有银钱,可以雇替更穷苦的职业水手和纤夫替他们北上。江南的沿运河的卫所,一部份运军就转为职业的漕帮,更多的人耕作,种桑养蚕织布,江南富裕,运军多半都是雇替职业水手纤夫,大河卫这里也早就想如此,只是众人都穷苦不堪,毫无机会。

眼前的盐池便是未来富足安乐生活的契机,王三益等人必须牢牢抓住,哪怕是权柄被侵夺,亦是要继续坚守。

“这刀笔吏现在得意了。”王鸣远此前一直负责管理登记等事,他做事不上心,对自己百户的人又明显照顾,工地上颇多不公,虽然贫苦的军户初到之时都对闵元启充满感激,愿意多出力气做事,但时间久了,人心一旦有不平之处,哪怕明知道盐池关系到自己未来生计,但躲懒耍滑的人只要有一个,便会是出现十个百个。

在诸闻之前,几个百户官和家族子弟管理,盐池工地越来越乌烟瘴气,大量旗军闻讯就跑,和工地上的混乱也是有很大关系。

此时王鸣远已经被夺了一切权力,每天就是和发筹的吏员一样,登记发筹,除此之外,一切事均不能过问。

一袭青衫的诸闻总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此时也是和一群吏员商议着工地诸事,王鸣远眼中既有不平,也是有嫉妒和不甘。

王二妹也是看看诸闻,抢着说道:“大兄你若是多用些心思,这诸闻能想到的你饱读经史,应该也是想的到。现在人家做的好,你该想想别处,看看能不能做的更好,没事老挑人家的刺做甚。”

王鸣远心中还是有些不服,听了小妹的话冷笑道:“一个小吏,还有闵元启这买来的副千户又如何?我们在此,不过是要借他们的盐池收益,使我王家好过一些,也使旗军余丁们能得温饱,这是父亲的仁心。至于我,只要继续读书,得中举人进士才是我最该做的事,若成举人,足以和指挥使平起平坐,最少是丝毫不逊色。若中进士,哪怕不能留京,到地方也是一县正印,一个副千户,就算有盐池私兵,又能和堂堂百里侯相比吗?故宋名相就曾说过,东华门中了进士唱名的才是好男儿,眼前这些事,我可丝毫都不在意!”

王鸣远天资聪慧,二十出头便是秀才相公,确实也是有他骄傲的本钱。

不过一个秀才,说出这些话来,也算是气极败坏了。

可见其内心毕竟还是一个好胜好强的青年人,眼看和自己年龄相仿的闵元启做出眼前的大事,创下这般基业,王鸣远身为读书人有自己的骄傲,但内心不可能全无触动,当然也是有些羡慕和嫉妒的情绪在,被诸闻刺激过后,王鸣远有些不甘,自己不如闵元启这个袭百户的世家子也就算了,连世代为吏的小吏也不如吗?

小妹的一番话,对王鸣远刺激甚大,其因便是如此。

看到兄长如此反应,如此激动,王二妹也只能叹气不语。

王三益反而是很赞同,重重点了几下头之后,才道:“既然这样你过几日便不要过来了,反正手头的事也不多,我这里也不要你来帮忙,我和你几个叔父尽可做得眼前这些事。你留在家中好生读书才是正办。”

王二妹忍不住道:“现在京师情形不明,今天秋闱未必如常,更不要说明年春闱了。”

王鸣远瞪眼看了妹妹一眼,不过脸上神色也是转为沮丧……在场的人俱是如此,谁都知道二妹说的是事实。

崇祯十五年壬午科过后,十七年是乡试年,第二年十八年会便是春闱,也就是举人至京参加会试。

一般来说乡试和会试俱是三年一次,但也有例外,比如特加恩科之类,但科举考试,只能加,不能减,一旦科举不能如常进行,多半就是王朝出了大乱子,甚至是亡国之忧。

在场的人早就很有担心,因为京师消息已经断绝超过十天了。

皇帝都不一定保的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