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 失据(2/3)



除了闵元启的这艘旧漕船之外,不少小型的乌篷船沿着河岸走,到这里也被拦住了。

这些船有小型的民船,多半是运货的商船,除了渡口之外,道路上也明显看到有人在盘查过往的行人。

若是没有带货物的普通人便是直接放行,若带着货物,就是一个也不放过,或多或少都是要交钱才能过卡。

闵元启皱眉看着眼前情形,这种设卡征税的情形在大明太常见了,眼前这个是灌南县和盐课提举司共同派设的卡子,前头还有山阳县和淮安府的卡子。在河南同山东等地,亲藩众多,各王府也派人在官道和河渡处设卡征税,不管什么名目,交钱才得通行。

甚至很多绅粮大户,借着办团练和地方治安等各种名目,私立税卡,这等事也是无法禁绝。

在大明,朝廷收的商税和杂项相当有限,南方民间在隆万开海后富裕无比,就算山东和江北等地,相较以往也是富裕很多,税卡林立,限制了商业流通,肥了设卡的官员和相关人等,朝廷却是半文钱的好处也没落着。

眼前的税卡,便是典型的私卡。

码头上熙熙攘攘人流密集,河面上船只来往不断,一群穿着青布短袄,头顶戴青色折上巾的汉子,手中拿着挠勾将小船不停勾向码头,然后船上的人谈妥交了银钱,这些青袍汉子再用推杆把船推开,他们都是神色轻松,这样的事已经做了很久了。

在码头上方是一幢小型的河房建筑,地方虽是荒僻,这河房修的却是不错,屋面蓝瓦兽脊,三开间院门,左右各三间厢房,再加上正堂,厨房马房茅房一应俱全。

院中也是不断有人群往来,人们多半穿着宝蓝或茧绸直缀的衣袍,或直青布蓝布的直身,头戴六合一统帽,或是东坡巾,四方平定巾,唐巾,也有戴瓦楞帽,大帽的,不一而足,每有人进出,便是有银钱入帐,在院门处便是有数个大筐,碎银铜钱直接抛掷筐中,从早晨到午时,好几个筐子已经装的大半满了。

闵元启身后几个人,都是伸着脖子看着那收钱筐子,好几人俱是眼中发红。

漕船越发接近,终于是有人将挠勾伸过来,将漕船拖到码头上。

“云梯关过来的漕船啊?”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走过来,瞄一眼船舱,说道:“半个月前就该过来的,老子还说这帮贼配军在别处有什么好生发,不再熬红眼煮盐了哩。”

四周的人都笑,有人凑趣道:“这般贼配军除了煮盐还有什么别的财路?也亏得杨大哥和关二哥仁德,按说不是灶户,哪得随意煮盐?换了早几十年,私藏熬盐的铁锅大灶便是流配三千里的罪名哩。”

中年汉子名叫关二,是和杨世达换帖的兄弟,关卡上的事由他一手打理,差事肥,手底阔,自是有一群帮闲在身边侍奉凑趣。

“万把来斤。”关二也不多和这些卫所军废话,这些军户比普通的灶户还要穷上三分,更不要说同那些盐商大户相比,没多少油水可榨,瞄了一眼之后,当下便道:“值得五十两,两成,交十两便赶紧走。”

漕船上的人面面相觑,无人应声。

“怎地?”关二感觉有一些异样,怒目道:“驴马射出来的腌脏东西,还想着要和俺关二讨价还价?”

漕船上可是有五个小旗,从七品的官,闵元启更是穿着从六品的武官袍服,腰牌也悬在束带上,身份相当明显,但这关二却根本未把眼前的武官们放在眼里。

关二开骂之前,闵元启是有一些尴尬。

重生穿越,未来是明亡清兴的大变革,闵元启在时代的浪潮里感觉无能为力。从个人来说,他有一些可倚仗的身份,但也并不算高……这个官职只能叫他不被人欺凌,可得温饱。如果想在乱世中自保,或是不被时代的车轮碾压,就得努力向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