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我请孟子来咸阳(2/2)

那为什么不彻底地学学商鞅呢,还不是因为缺少了孝公。

“臣明白了,大王要臣做什么?”

“黔首缺教化,有两难,缺少纸张为书是一难,还有一难,便是文字之难,如今诸国文字,互不相同,而且极难书写辨认,黔首如何能人人明诗书,人人读文字,寡人意欲改写秦国文字,行简之,只有解决了这两难,才能教化于民?”

这秦国文字的简化的工作,嬴荡已经弄得差不多了,只是需得一擅长此事的人,来做秦国的教育总长,专门推行此事。

秦王心仪的人选,当然是儒家,如今这秦国大臣,儒家就只有公输楠一人,势力有些单薄,要是能再招收上几个,在行教化的同时,也能在秦国成为一股儒家势力。

到这个时候,借着这股东风,秦国的秦律,也可以依次地减轻了,最起码别人乱丢垃圾,你总不能将他们的鼻子给割掉吧。

“臣明白了,诸子百家,也只有我儒家以育人见长,大王是想臣举荐一人,专门来推行这教化于民的大王新政。

我师孟轲,正在魏国大梁讲学,只要大王下了国书,邀请我师,臣可亲自去一趟大梁,将我师请来,为大王出谋划策!”

公输楠是一脸的兴奋。

孟轲!

这……

嬴荡是想要一个儒家弟子,但也没说要将孟轲请来。

这个老夫子来了,只让他去做教育,他甘心吗?

还有,他以抨击君王而出名,到时候寡人和他闹了意见,说又说不过他,更不敢宰了他,这岂不是自找麻烦,毕竟这老夫子可是天下名士啊。

至于吓唬他,让他听寡人的话,人家可是说出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话的人,他能怕什么呢?

这就有点儿棘手了。

可再细一想,还是有可为的。

儒家一道,源自孔丘,孔丘是谁的弟子,是老聃的弟子,老聃说过啥话,先立德,其立功,后立言,孟轲想不想当官呢,想啊,一辈子都在想,东奔西走,不就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先是去见梁惠王,也就是魏惠王,魏惠王不采纳,后来听说老魏王死了,新魏王是个萌新,应该很好说话,但这都去了好几次魏国了,也没见魏嗣有什么动静。

这个一次都没来过秦国的老夫子,寡人去请他,他真的会来吗?

公输楠举荐其师,也因为他一生不得志,正好听到秦王有此想法,便赶紧推荐孟轲来。

“孟轲之才,来推行此事,岂不是屈才?”

嬴荡试探性的问道。

“大王不知,我师早年其志在主政,晚年在教育,上次大王与臣交谈,臣将大王之论,修书于老师,想必老师听了大王之见,必定对大王是神往之。

我师之名,世人皆知,若是他与大王能席地而坐,一番论道,纵然事情不成,但也可让山东士子尽知,大王并非残暴之君,乃是英明仁君也!”

这叫啥,借着孟轲的名声,给自己打一波广告?

寡人怎么就没有想到,谁都知道,好话坏话,都被他们儒家说完了。

孟子见梁惠王的篇章,直接就定性了魏惠王这个人,若是寡人的英武也能被记载下来,那真就流传千古了!

哈哈,弱冠之年的天才,诸国争雄的翘楚,坐拥西部的主人,华夏文明的传承人,上至两千年,下至两千年的仁义之君,真是个好名头!

儒家臣子,忠义啊!

“那就赶紧请孟老夫子来咸阳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