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开朝会 二(2/2)

为郡守!”

在一旁眯着眼睛的樗里疾,忽然间来了精神。

他对于秦王重用公族的事,一向是很上心,也总能让他欣慰。

算上这义渠的话,秦国则有十一郡之地,十一位郡守之中,公族有嬴歧、嬴稷、赢熋三人,这样的局面才是对的。

这些年来,秦王经过一系列的变法,权势更加集中,掌控力也是空前的强大,但这位老人,还是以他以往的思维,固执地认为,只有公族担任要职,秦国才能够稳固,多少年了,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嬴稷还没来及回话,就被他给抢先了。

“嘿嘿,老臣有话,大王此举英明啊,弱冠之年时候,老臣就开始与义渠打交道了算下来四十年了吧。

义渠之人,薄情而惧威,威于表而惧于内,大王恩威并施,才能让义渠彻底纳入秦治,说起来,在先王之时,义渠就已臣服我秦,可还是屡次有不秦之心,何也,管教不够啊,是该对义渠行郡县了。”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

在夸耀过了秦王的计策高明后,樗里疾又转头望向嬴稷,因为这才是他的重点。

秦王是个老秦王了,压根就不需要他的提点,但嬴稷可还是个新郡守。

“但请夷陵君谨记,大王有言,不管是战还是和,以后这义渠郡,便是夷陵君治理的地方了。

我秦法有云,不能强郡者,枉为郡守也,一郡之强,在与民之富裕,民之富裕,在与地之耕种,地之耕种,在与民之多也,若是无民,岂有耕种,岂能富裕。

正逢大王有兴农业,兴水利两策,你要学会借大王的风,义渠之地,若得农业兴,水利兴,有此二者,也可耕种,也可为膏腴也,此为治义渠之重!”

眼下这满堂朝臣,要说谁最了解义渠,那无疑是樗里疾了。

他这话里话外,都是要以和为主,他这是在为这个先王的嫡子、他的侄子、秦国的公子,谋求前程了。

这也符合秦王的战略,能和,徐徐化之,才是最好的手段。

嬴稷看了看座上的秦王,又看了看丞相。

“大王,臣遵令,丞相之策,我当铭记于心。”

他这举动很聪明,能分得清楚,谁是重点,毕竟他的身份,还是有别于其他朝臣的。

樗里疾点过了头,不再说话了。

秦国但凡新立一郡,那这一郡,就必得行教化,必得有郡守、郡丞、郡尉,还得入住御史台监御史,甚至治吏台、治户台、刑尉台这些台府,也都需得派遣秦吏,进行协同治理。

现在嘛,还不知道事情能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义渠君又能接受多少,还是等到嬴稷回来了之后再议吧

这是第二件事情,已经商议完了,那接下来,就该是上将军向寿了。

嬴稷落座,向寿起身,一切有条不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