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俞大猷英雄救美(3/7)

些地区纳入了大明帝国的直接统治。

在元朝时驿路的基础上,朝廷工部将投入巨资拓宽滇缅通道,开辟了滇缅之间的陆水连接的通道,打破双方因“山川延邈,道里修阻”而不能进行大规模交往的交通制约,特别是大明将在滇缅道上,大规模的修铁路和设驿站,为滇缅道的畅通提供了交通制度上的保障。

在未来十年的规划中,从云南到缅甸的铁路被称作“昆缅线”,它将起自大理,经永昌(今保山)腾冲进入缅甸,直到蒲甘,然后横跨整个缅甸,直抵沙廉港。可以想象,未来它的开通与完善,大大便利了云南与缅甸之间的交往。

当然完全修通这条铁路大动脉,没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很难完全贯通。不过,在现阶段也有办法解决交通的问题,那就是内河航运。王通利用登莱超越时代的造船技术,在阿昔(今槟榔江)、阿禾(今大盈江)两江开办三个造船厂,专门生产适应内河航运的蒸汽内河船。

同时,云南行省开始利用这次南征调拨过来的内河炮艇和运输船,组建了昆缅航运公司和湄公河内河舰队。舰队成立后,可先顺伊洛瓦底江的支流大盈江,在蛮莫转入伊洛瓦底江,至抵缅甸拔江头城,今缅甸实阶区东北部、伊洛瓦底江西岸,现在缅甸的杰沙,大大方便两地的交往。

这条陆水连接的通道开通以后,陆路可以从云南内地到西南部的腾冲、盈江,在那里连接大盈江而下,到蛮莫转入伊洛瓦底江,连接了纵贯缅甸南北的伊洛瓦底江水上航道,成为中、缅之间交往的便捷的通道。

沿途的重要城镇:永昌(今保山)、腾冲、干崖(今盈江旧城)、江头城(今缅甸实阶区北部之杰沙)、太公城(今杰沙南部之达冈)、阿真谷城(今曼德勒北部之新古)、马来城(今曼德勒)、蒲甘,这些地方肯定将因此而繁荣起来。

将这些地方完全控制在大明手中后,大明可以通过安全性更高的内河航运,将大明的人员和货物直接运输到印度洋沿岸的出海口——沙廉港。方便大明与南亚以及阿拉伯世界的贸易交流,这条交通线的巨大意义不亚于丝绸之路。

同时,中国经由西南内陆地区与缅甸之间的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将更加密切起来。未来,华夏联邦也将名至实归。

……

时间荏苒,岁月如棱,朱厚照呆在沙廉港乐不思蜀,都过去一年了,还没有一点班师回朝的意思。转眼就到了正德十一年,今年恰逢四年一度的科举年,这不,正月刚过,各省的举子们早已公车不绝,络绎于道了。

开春之后,北京接连几个艳阳天,北海的浮冰融融,像是要开冻的模样,小孩子玩的木头冰划子都不敢往上放了。丝丝春风吹过来,虽说空气中还有些寒意,已经不是那么浸骨沁髓了。

南城根儿瑞来客栈的二十几间客房里渐渐住满了人。只是上房三间仍旧空着。这位来自烟台的店老板顾正清一点也不着急,过不了多久,从各地来京参加科举的士子将会把这里挤得满满当当,到时一间也空不下来,他这几个月也会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要是住在这里的读书人能出位进士,那就中了大奖,往后的生意会更加的好做。

这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虽不算什么大节气,但只要兴致好,人们总能寻出玩的理由来。来自江苏邵城(今兴化)的郑纪约了同乡林俊,闲来无事,便一道去游西山了。

其时正是“早阳春”,乍暖还寒,柳丝带黄。二人信步而行,不觉转到西河沿堤一带。这里元代有个大码头,商业繁荣。虽然码头已经移到了南城根,但是市集还是保留了下来。放眼看去,只见整条街上市廛栉比,店铺鳞次,百艺杂耍俱全,地摊上摆着宋砚、青花瓷、元朝的金箸玉碗、镂金八宝屏和阗碧玉瓶,还有登莱出产的紫檀玻璃水晶灯、青岛出品的报时钟、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