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洪宪皇帝开新政(3/6)

叶波的名字掩藏自己的身份,小心着呢!我家公主侠肝义胆,又慧眼识珠。怎会救错人?每次一救一个准,跟你一样,个个都是人才。”

众人大笑。笑过之后,平安公主听说叶锡纯是高考状元,便有些惜才,说道:“呀!没想到他还是个高考状元,马上就要开学了。夫君,要不我们支助他完成学业好不好?”

“夫人有命,夫君哪敢不从。”曹孟阳装模作样的一揖。“今天,我就回去跟他好好谈谈。不过夫人,据我观察,这叶锡纯似乎有了新的打算,前段日子我也跟他聊过,我看他有心成为一个商人。”

“你也别强迫他!尽量按他自己的意思办吧。”刘元清也有些感慨说道:“说句实话,我个人感觉他这种个性,宁愿靠自己闯一条路来,也不太会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

“放心吧。我会尊重她的意见的。”

此时夕阳西下,微微的红色光芒洒在太湖上,整个湖面犹如一块巨大的红宝石在闪耀。微风拂过,无际的湖面上,像是有无数的小生命在跳跃、在嬉戏、在舞蹈……夕阳渐渐映红了大半边天,来得及时的微风轻轻地、缓缓地把闪耀的太湖水推向与天的交界处,欢声笑语,伴着清越悠扬的琴声,在太湖上空回荡,映着水波金光涟涟。

……

每逢三六九例朝,皇上在皇极门金台御幄中升座,京师中凡四品以上官员待鸣鞭后,分文东武西鱼贯入门行叩头礼,然后登阶循廊分班侍立,按部奏事。至于那些级别较低的官员则只能候于午门之外,在鸿胪寺官员的导引下行五拜三叩之礼,然后北向拱立静候旨意。

御门决事本是常朝旧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今日的例朝气氛却大不相同。这皆因昨天一天,紫禁城内外大事接连发生。首先是内阁首辅严嵩、吏部侍郎严世藩遭户部堂官高拱弹劾,紧接着兵部堂官张居正和其他一些刚刚调回京城的地方官,也纷纷上书弹劾。

被弹劾的人有:右侍郎柏乡魏谦吉、工部左侍郎南昌刘伯跃、南京刑部右侍郎德安何迁、右副都御史信阳董威、佥都御史万安张雨、应天府尹祥符孟淮、南京光禄卿南昌胡植、南京光禄少卿武进白启常、右谕德兰溪唐汝楫、南京太常卿掌国子监事新城王材、太仆丞新喻张春及嵩婿广西副使袁应枢等数十人,罪名是贪赃枉法,侵吞国有资产,考试舞弊等等数十项,而且每一项弹劾的罪名,件件都证据确凿,没有一点狡辩的空间。例如最近的案情就是发生在扬州的考试舞弊案。

这种事史无前例,无异于平地一声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前一段时间的总理之争已经白热化了,这是胡宗宪做出的反击。给本来还算平静的京师平添了十分紧张。京城各衙门大小官员胥吏,少说也有几万人,没有谁不让这件事撩拨得心神不宁。因此,东方刚泛鱼肚白时,就有不少官员已来到午门外。

寅时一到,只听得三通鼓响,午门立时洞开。禁军旗校早已全身披挂整齐,手执步枪,先行护道排列,步枪上的刺刀光芒耀眼自是不容逼视。鼓声刚停,两匹披红挂绿的朝象被御马监的内侍牵出午门,在门洞两边站好,各把长鼻伸出挽搭成桥。

此时御钟响起,够级别的显官大僚肃衣列队从象鼻桥下进了午门,不够级别的则留在原地看个眼热。移时,礼部鸿胪寺官员清点例朝官员人数之后,手持黄册名簿报了进去。不一会儿,传旨太监便来到皇极门外的台阶上,尖着嗓子喊道:“皇上有旨,召内阁、五府、六部众皆至……”

一听这旨意,在场官员都知道皇上要在京的所有官员一个不落全部到场。这种情形,只有皇上要宣布重大事情时才会发生。众官员先是面面相觑,接着又都忍不住交头接耳,叽叽喳喳议论声一片。严嵩虽然被弹劾,但他现在依旧作为百官之首,他强制镇定,率先步入大殿,他早朝位置在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