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旧儒生螳臂挡车(3/6)

这么说,诸位都不是新学门徒,只钻研过程朱理学,不懂所谓的数理化,任其发展下去,现在的读书人有几个还有前程,迟早会要被淘汰。那些个太学生这次为什么闹得最凶?还不是担心他们十年寒窗辛苦努力白费,眼瞅着就会将付之东流。朝廷的衮衮诸公反应如此强烈,难道不正是看清楚这一点吗?”

顾璘一针见血,道破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众人半晌作不得声,顾璘说的不错,大家钻研了这么久的程朱理学,突然有一天说,这玩意儿没用跟不上形势了,不说远了,光是在座的人,任谁的心里都不好受,搁谁都会出来闹一闹。

顾清叹了一口气,一口干掉了杯中的酒,放下酒杯说道:“不瞒诸位,在下其实也想不通,来之前,我和子贸兄去找恩师诉苦,才知道西涯先生心里面也不好受,大家想想看,西涯先生本是理学的泰斗,文坛领袖。如果现在有人对他说,西涯公,您钻研的学问不实用,你让他作何感想?他的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着啊!”顾璘双手一击,神情兴奋的道,“原来西涯公也不赞成,我想焦阁老是惧怕齐王权势,不敢跳出来与之抗争罢了。如果我们团结一致,齐王难道还能够真的触犯众怒,一意孤行下去吗?”

“孟静兄,你太乐观了!”顾清神情沮丧,他摇摇头说道,“跟诸位说句不愿意听的话,齐王是什么人?百战名将,岂会不谋而动?你们想想齐王这些年来培养了多少新学学子,告诉诸位吧,成千上万!齐王巴不得你们闹,谁闹得凶,他就端掉谁的饭碗,正好给那些新学派的官员腾位子,他之所以还没这么做,是在给西涯先生面子!醒醒吧!新学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西涯公奉劝我们,要是逼急了,齐王真会这么做,到时候咱们又能怎样?难道还能造反不成?我过来之时,恩师告诉我,军机处明天将发出正式公告,科举改革,此事已定,任何人不容置疑!谁反对新政改革,谁就请辞职。”

说到这里,顾清神情黯然地告诉顾璘:”孟静兄,你还不知道吧,右都御史张清上午刚刚致仕,下午齐王府左长史周务就正式出任右都御史,内阁都用了印。这说明什么?说明齐王已经忍无可忍啦!还有,你还记得以李鼎为首,那几个闹得最凶的几个给事中吧,今天全部被贬到台湾布政司,以后要跟岛上那些土著打交道了。”

“此事当真?”顾璘真的被吓到了,满脸都是错误,少顷又愤愤说道,“欺人太甚呐!齐王一手遮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朝廷衮衮诸公都要坐视不理吗?程朱理学哪里还会有希望?”

顾清眼见顾璘瘦削的脸上泛着青色,知道这人是个犟性子,加之过去在太学长期清供教席,难免沾上酸腐的清流之气。想想来之前李东阳的嘱咐,他决心杀杀这位“才子”的傲气,便不留情面地说:“孟静兄,你在这里光说气话有什么用?如果阁下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大可以提出辞呈试试,你看看齐王会不会批准!?”

“士廉兄,你!我……”顾璘张口结舌,怒目瞪着顾清,脸胀得快要滴出血来。

顾清毫不示弱,他眼睛一扫众人。众人像触了电一样低下头去,不敢与之相对。在做的人忽然觉得心里面空落落的,现实很残酷,他们根本无力抗衡。不管他们再怎么讨厌新学,也不愿意因此放弃官职,挂冠而去。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还是少数。

顾清似乎还嫌打击得不够,言语变得更加咄咄逼人:“齐王说,朝堂上的百官明明知道新学确有其长处,却不知进取,不愿意敞开胸怀去接受。反而墨守成规,抱着那几本程朱理学不撒手。你们享受着新学中的科学创造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平日坐马车,点油灯,样样不甘人后,拿着朝廷的高薪觉得理所当然。让大家接纳新儒学,仿佛就要了你们的命。这样的读书人认不清形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