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37.多了个馄饨摊(2/3)

共也就是三个小时。

廖文奇八点钟下了班,和往常一样,步行溜达着回了金鱼胡同。

快到家门口时候,不由得一愣。

斜对面的胡同口,添了一副馄饨摊。

廖文奇一愣,刚才出门的时候还没有呢,到了晚上怎么添摆设了?

“馄饨怎么卖啊?”廖文奇凑了上去,没有抬头,而是低着头看馄饨挑子,随口问道。

馄饨挑子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上面被油烟渍得锃明瓦亮。

挑子上还挂了一个小木牌。

第三饮食合作社食字十六号。

馄饨摊旁边摆了两张小方桌和几张小板凳。看上去也不像是新买的。

从挑子和桌椅板凳上看,这是个老摊位,怎么摆到这了?廖文奇脑筋急转,低着头看向摊主穿的鞋子。

洒口布鞋,而且也颇为陈旧,上面还有这泥点子。

“五分钱一碗,一两粮票。”摊主笑着说道。

“不贵啊。”廖文奇抬头看了一眼摊主。

摊主年龄不大,个头也不高,看上去倒是很机灵。

一身蓝布裤褂,外面是一条白围裙,围裙左上角红丝线绣着“第三饮食合作社”。

“全市一个价,甭看我这摊,那也是国营。”摊主自豪地说道。

“来一碗。”廖文奇坐到小板凳上说道。

“得嘞!您稍等。”

摊主说着话,麻利地掀开了锅盖,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抓了一把馄饨,随手扔进去了锅里。

廖文奇微微一愣,面上却丝毫不带一点神色。

国营标准,馄饨一两六个,全市通用,而这位,则是下扔进去了八个。

多了两个你给钱?

摊主手法还行,说不上老练,也说不上不老练。

但是配上这副馄饨挑子就不对了。

这副馄饨挑子有年头了,所以它的主人对于下馄饨来说,应该十分老练。

哪怕是年轻一些,也得让人感觉手法更娴熟才对。

馄饨没一会儿就下好了,摊主抄起了一个瓷碗,随手放入紫菜、虾皮和咸菜丝,先是盛了一勺汤进入碗中,随后笊篱入锅,将馄饨入锅盛进了碗里。

摊主动作麻利,也没有问,随手就把香菜辣椒点了进去。

“得嘞!”摊主将馄饨端到了廖文奇面前。

“手法挺熟啊,家传的手艺?”廖文奇笑着问道。

“那是!打我爷爷那辈,就在隆福寺卖馄饨。”摊主自豪地说道。

“怪不得,看你动作就知道,一般人学不来。”廖文奇抄起了筷子说道。

“您尝尝味道怎么样,以后就在这定摊了。”摊主看上去很高兴。

“怎么不在隆福寺了?”廖文奇咬了一口馄饨问道。

味道不错,吃起来还挺香呢。

“这不是分这儿了吗。饮食公司说了,要丰富群众们的饮食供应,多设摊点,方便群众,这不就把我分到这条胡同了吗!”

说到这,摊主指了指前面不远,笑着说道:“瞅见了吗,前面还有一个卖豆汁的!”

廖文奇看了一眼,果然离着他家一二十米远的地方,又多了一个豆汁摊。

廖文奇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