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六百九十四 大汉拒绝摆烂(2/3)

卸责任,遇到事情不想着解决,而想着如何把自己的责任撇干净,生怕丢了一丝一毫的权势,事后却又不吸取任何教训,只想着进一步修炼推卸责任的本领。

现在,我要告诉诸位的是,这样的时代过去了,从今往后,雒阳朝廷也要执行凉州的新政,要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具体分配下去,各州各郡国的长官要全面负起责任!”

刘备拍了一下自己面前的案几:“从今以后,遇到事情,朝廷绝不仅仅只问责下面的吏员,专门负责此事的长官,一个都跑不掉!别指望找人顶罪就能解决问题!”

四辅臣国务会议上,刘备没有要继续折腾什么具体的行政事务,没有继续开辟什么新的执行项目,但是不折腾国事,不代表不会折腾官员。

对官员,他是一刻都不会停止折腾。

他宣布因为大汉的实际情况和交通问题,所以在凉州当地可以一年召开一次的政务分配大会,就全天下而言,就决定三年召开一次。

每一次全国政务大会,各州刺史、各郡国郡守、国相以及他们身边的执政团队核心人物都要前来参加会议,举办会议的地方就在雒阳城皇宫的嘉德殿。

具体的会议内容就是根据全国各地的实际状况,商讨出下一阶段各地方需要达成的实际发展目标,比如粮食产量,比如户口数量,比如集体农庄的数量等等非常直观的数据。

各地官府需要拿出自己辖地的具体数据来到雒阳,雒阳再根据往年的发展指标对这些地方设置一个大体的发展目标,接下来的三年,全力朝着这个目标发展、冲刺。

刘备还说了,朝廷三年一次大会那是照顾你们,不想让你们东跑西跑太过于疲惫,给你们更多的时间办事而不是赶路。

但是州级层面则需要一年召开一次郡国级别的大会,制定一年计划,州刺史为主要负责人,还要把一年以来的成果和下一年度的发展目标告知雒阳,以为报备。

接下来,郡国级别的政务大会则应该一个季度一开。

每个季度,郡太守和国相都要在辖区内召开政务会议,各县县官报备一下该季度的发展情况和下一季度的发展目标,把具体情况告知郡国官府,由郡国方面汇总到州府方面。

一环扣一环,一环负责一环,每一环的负责人都要有具体的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的官员只知道摆烂,而官员一旦摆烂,地方就糟糕了,就要坏事。

就汉帝国这个开发严重不足的地方状态,摆烂可不是什么正确的做法,所以宁愿让他们压力大、掉头发,也决不允许他们摆烂。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刘备还表示要建设强大的监察部门,对官员们的行政水平与成果进行监察,确保没有什么造假的情况发生。

当初在凉州搞新政的时候,也有一些能力跟不上的官员试图用造假行为来蒙混过关,给地方造成损失,还出现了一些非常恶劣的事情。

最后,这些事情都被州府的监察部门给戳破了,抓起了起来,挽回了损失,所以监察是很有必要的。

这一点,历朝历代也都清楚,对官员的监察是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的一件事情,刘备不是首创。

拿汉帝国来说,州刺史这个职位最早就是监察官员,监察地方郡国的郡太守、国相。

在中央是司隶校尉负责监管,在地方是州刺史负责监管,专门针对地方郡国的长官来进行监察处理。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一些更加实际的情况,导致州刺史在当地驻扎的时间越来越长,也逐渐朝着行政官员的方向发展了。

时至今日,大家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