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青牛镇审案(2/3)

;青牛县令李元邀了几位当地乡绅作陪,为大奎接风,席间自然不免一番客套。

大奎在青牛县只停留了一夜,第二天便回转隆平。

这次大奎回到隆平却是另有想法,五百士卒就在吴县安营。起先是住在府内,张府宅院广阔,五百兵卒住进去虽然有些挤但却颇为热闹。

其后由孟歌带领每日操练,冯师爷招募的乡勇二百名也混杂其中。大奎命人又在张府左近建了一所宅院,权作军营。区大锤与十名徒弟加紧打造兵器,一时间张府上下忙的如火如荼。三月底,杨小虎拿上大奎的书信去了应天。

大奎叫杨小虎去投奔汤和,毕竟三月中旬将举行应天文考初试。汤和文韬武略颇为精通,有他指点杨小虎,大奎也能放心。

散布江南各地的衙差也都有消息回来了,这方面一直是冯师爷在打理。冯师爷将收集的情报汇总在一起报与大奎知晓,大奎不由得有些疑惑,没见衙差们回来这消息是如何回来的?冯师爷随即作了解释。原来衙差们出门都各自带了信鸽,这消息便是信鸽送回来的。

大奎听过消息不由咋舌,江南各地官员无论大小,竟有半数以上皆有贪赃不法之行为。如果皆揪出错处一一法办岂不是要闹出事来?

古语说得好:法不责众。江南各地州府县共计五百余处,官员数千名。(史料:洪武元年,天下州府县一千一百七十有一。如今朱元璋仅拥江南半壁,便算一半。)如是一一追查,岂不是要忙到胡子一大把?

大奎思虑再三终于拿了主意,先有孟歌与盘步带领精兵一百扮作商人赶赴顺元,一路核实名单上的犯官罪证,还有一件事尤为重要,那便是打探苗疆毒王方九天的下落。各地州府虽已发出海捕文书,但以官府的能力若要拿住这等大贼却无异痴人说梦。

方九天在苗疆既然能无法无天,凭的自然是有大靠山,但不管他有什么样的靠山,首先把他的去处找出来再想办法除之才是正事。

如今大奎心中大患便是王福及其党羽,当下又命田风周凯二人带领精兵一百赶赴湖广行省,彻查王福及其党羽的一切不法罪证,一有消息即刻飞鸽传书回来。

这些安排妥当,大奎即回到后宅与黄莺辞行,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没办法。

此时的黄莺正在房中练字,两个丫鬟陪在左右。见到大奎进门,两个丫鬟便即躬身退出房门。

大奎来到黄莺身边笑道:“莺儿好雅兴啊。”

黄莺仍是一本正经的写着字,写的却是一首宋词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词是北宋年间钱惟演所作,木兰花本是一首曲调,为这曲调填词的文人墨客不胜枚举,而其中钱惟演当属个中翘楚。

黄莺字迹娟秀,大奎看着都觉得舒服,虽然他不大识字。

等到黄莺一首词写完,大奎不禁拍手叫好。黄莺笑道:“夫君可知道这首词的意思?”

大奎闻言摇摇头,黄莺轻轻一笑道:“这首词写的虽是山水风光,却是暗喻浮生若梦乐少苦多。”大奎虽是胸无点墨,但黄莺话中有话他自然听得出来。

大奎轻轻环住黄莺纤纤腰肢,在其耳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