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取舍难断(2/3)

如今看着这名单上的十余人名,大奎竟是筹措不前难以决断。一旦动手将这些人绳之以法,势必给自己引来许多的麻烦。如今大奎有了黄莺,有了还没出生的孩子,由此心中自然有了顾忌。

方九天的厉害,大奎见识过了。若是依然固我般的行事,那么一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方九天的出现。大奎虽是武艺独步武林,但却不敢说便是天下无敌手。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正当大奎要起身去刑部后院牢房看看审讯情况,门外却是传来一阵爽朗笑声。大奎注目去看,来者竟是汤和,而汤和身后却是跟着杨小虎。

大奎将那张名单收入怀中,当即绕出了公案迎上前去。

“恭喜大奎兄弟荣升刑部尚书,哈哈哈”汤和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如此不羁,大奎不由脸上一阵发烫,自己如今便如那架在火上烤的鸡鸭般,汤大哥竟是如此取笑自己。

“孩儿见过义父。”杨小虎走过来屈膝便跪,恭恭敬敬的给大奎磕了头。

“快起来吧。”大奎伸手虚扶,杨小虎随即站起身来。

大奎引着汤和到了后厅各自落座,早有衙役上了茶来。

“兄弟高升,却为何如此愁眉不展啊?”汤和首先问道。

大奎也不隐瞒,当即由怀中掏出了那张名单道:“汤大哥请过目。”

汤和接过了名单,只是扫了一眼便即还给大奎。却是一言不发的向厅中墙上的一副匾额望去,大奎不禁随着汤和的目光看向那面墙上的匾额。

匾额上书四个大字:铁面无私。

汤和笑问:“兄弟可知这铁面无私的典故?”大奎摇摇头。

汤和随之说道:“北宋嘉佑年间,出了一位好官。此人姓包名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北宋仁宗时进士。曾任州,县官,后升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大学士,开封知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

他为官刚直不阿,不屈权贵并主张对外严修武备,精选将才,招募义勇,广储粮食,以抵御外侮;对内抑制宦戚特权,选用贤俊,广开言路,整饬吏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他严格执法 ,六亲不认,敢于摧折权贵,为民伸冤。

百姓感念其爱民如子,将其誉为包青天。其不畏强权,却为百官所忌,因其肤色太黑遂私下里叫他包黑子。而铁面无私这四个字便是包拯的写照。”

大奎听了汤和说到这里,哪里还会不明白汤和大哥什么意思,这些他也知道。但却不是大奎心中的症结所在。

汤和毕竟是老于世故,见到大奎脸上神色,不禁莞尔一笑道:“为百姓民生,千刀万刃又何妨。这句话你忘了吗?”大奎闻言不禁羞愧难当,汤和续道:“以前汤某认识的那个张大奎哪里去了?为了一己之私便弃家国民生于不顾?”

大奎当即起身,向着汤和双手抱拳道:“汤大哥,我……。”

汤和不禁哈哈大笑,眼中竟已是泪光盈盈。

汤和站起身来,大步向外走去。大奎一直送到门前,眼望着汤和走远,却听到汤和长声吟道:“忠直男儿真颜色,赤血千里慰平生。”

不光汤和走了,杨小虎也随着去了,只留下大奎站立在门前暗自发呆。此时的大奎已不是那个驰骋疆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