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章 文官失控,相互做局(2/3)

想拿回来,千难万难。

看着所有文臣都在反对,朱允炆有些慌,但想到朱棣,他又狠下心来,执拗道:“诸位爱卿勿要再劝,朕意已决。”

“皇上九五至尊,金口玉言,岂能朝令夕改?”礼部尚书极力反对。

其他尚书也立即加入反对浪潮,根本不给朱允炆说话机会。

朱允炆猛然发现,他这个皇上的话,好像不怎么好使了,怒道:“谁再反对,廷杖二十。”

文臣们压根没在怕,不仅反对,更是指斥朱允炆堂堂皇帝,竟向藩王屈服,有违帝王风范。

且言辞愈发激烈,就差指着鼻子骂了。

“打,拖下去打!”朱允炆恨声道,“狠狠打!”

很快,叫嚣最厉害的几人被拖了出去。

可廷杖非但没吓住文臣,反而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六科给事中、御史言官,直接开骂。

没错,就直接骂人。

其实老朱在位时,也挨过言官骂,只是言辞相对温和。

朱允炆火气上来,直接下狱了一批,而后把骂他昏君误国的几个御史杖毙,总算是暂时压制下来。

但他所谓的恢复祖制,所有人都拒不执行,翰林院不起草,礼部也不颁发。

见此情况,李青不免暗叹:“文臣已然失控,小小朱的毫无权威可言。”

朱允炆惊呆了,他没想到,这些平时高呼:“皇上圣明。”的臣子,有一天会这么对他。

但很快他就见识到了,更令他瞠目结舌的一幕。

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都御史……文臣骨干尽皆请辞。

包括他最信任的三位先生,全都表示不干了。

当然,他们不是真打算撂挑子,而是逼朱允炆妥协。

最终,他们成功了。

如此局势,朱允炆根本不敢罢免这么多人。

武将的心已经寒了,文臣再撂了挑子,他哪里承受的起。

群臣散去,朱允炆失魂落魄地坐在龙椅上,看着空荡荡的大殿,久久未语。

低头看了看身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只觉得那般刺眼,那般讽刺……

……

朝廷一团乱麻,朱棣却是形势一片大好,他令朱高煦监管一部分降军,自己则是带着大部队进行反攻。

风水轮流转,这次换到他朱棣进攻了。

五月,朱棣攻克德州,迫使南军涌向济.南,六月再攻济.南。

如今的朱棣,不再是一个月前的模样了,他一路走来收拾了不少残军,一顿封官许愿后,队伍越发壮大。

朱棣抬头望着济..南城,嘴角泛起一抹邪笑,这次,他也想玩个上策。

——不战而屈人之兵!

于是他写了一封信劝降城中的守军,在他想来,自己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只要绝对是手到擒来。

很快,城中也回了一封信给他,朱棣打开一看,鼻子差点没气歪。

回信写的倒是客气,可隐藏的深意却一点也不客气。

大意是:让朱棣要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辅佐侄子朱允炆,老老实实的回北平戍边,你好我好大家好。

见劝降不成,朱棣也不再玩虚的,直接下令攻城。

但事情超乎朱棣的预料,他本以为连吃数次败仗,城内守军的士气会很低迷,却没想到,在盛庸、铁铉的带领下,守军众志成城,守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一连攻打近三月,仍是无法攻破城池。

朱棣火了,把留做进攻京城的大炮搬了出来,可刚轰出几炮,城上就把他老子朱元璋的灵牌摆了出来。

这下,轮到朱棣傻眼了。

与之同时,城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