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665章 王师归来,京师欢呼!(2/5)

黄宗羲笑道。

黄宗羲是江南人,他是看惯了江南景色的,如今张好古这一番感慨,让黄宗羲还是升起了几分骄傲,这江南的景色,就是这么迷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帝王将相流连于这江南风光?

张好古摆了摆手:“能看一次就不错了,朝中事务繁忙,腾不出多少空咯。”

说着,张好古看向黄宗羲:“太冲啊,趁着年轻,多走走,多看看,这大明的江山,漂亮着呢。”

“不说这江南水乡,就是西南的崇山峻岭,怪石琼林,还有那辽东的白山黑水,塞外的大漠戈壁,草原山脉...”

“读万卷书,需行万里路,看得多了,去的地方多了,对大明各地了解的多了,你才更清楚,朝廷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该怎么治理这偌大的江山。”

黄宗羲有些惶恐:“元辅对学生的期望太高了,学生怕辜负元辅厚望。”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张好古将黄宗羲待在身边言传身教,显然是将黄宗羲当作弟子对待的。

张好古的确很看好黄宗羲,不仅仅是因为黄宗羲是难得的站在百姓角度思考问题,去看待王朝兴衰的人,他不仅仅有思想有抱负,而且黄宗羲是真的在学习,去想着该怎么做,而不是单纯的空谈。

因此,黄宗羲和黄尊素虽然是父子,但黄宗羲这个做儿子的,未来成就必定比黄尊素要高,黄尊素做了大半辈子学问,思想已经固化了,很难再改过来了。

毕竟黄尊素浸淫了半生的儒学心学,你要他抛弃自己半生的学问研究转头从心开始,换谁谁脑袋都得炸。

所以张好古喜欢年轻人,喜欢那些思维还没固化,还没被曾经的苦难所打倒,还有着理想,有着抱负,有着热血和无穷无尽精神的年轻人。

张好古愿意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提供书院让他们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并给他们提供上升的渠道,他们亲身参与到新政当中来。

因为,这些年轻人才是大明的未来,这片天下的未来。

望着前面已经隐约可见轮廓的南京城,张好古说道:“让将士们休整一日,明日继续启程,将士安置不要麻烦百姓,由南京大营负责。”

“喏。”

当天下午,船队停靠南京,张好古也不打扰南京的官员办公,他依旧居住在船上。

“元辅,汪总督来了。”

听着黄宗羲的汇报,张好古说道:“让他进来吧。”

船舱门打开,汪文言说道:“元辅。”

张好古笑着请汪文言坐下:“守泰啊,这江南的新政推行情况如何了?”

汪文言连忙说道:“回元辅,如今江南各县县令均是大同书院出身,他们推行新政异常认真,办事果断,如今这各府各县成绩斐然,江南各地是赞不绝口,对朝廷新政很有信心啊。”

张好古点了点头:“这江南新政,是朝廷接下来的重点,你这里推行好了,朝廷才能陆续把新政推进到其他地方去。”

“除了新政,这江南之地的匠人,大多都是精工巧匠,是都是大明朝的宝贝,这匠人一定要保护好,保证他们家卷衣食无忧,让他们能安心为朝廷效力。”

汪文言说道:“学生明白,这江南行省所有精工巧匠均登记在册,各地衙门负责照料,保证他们衣食起居。”

张好古又问道:“关于西洋人的战船,有什么眉目没有?”

汪文言说道:“元辅,学生这段时间已经暂定了几个开海口用作和西洋人通商,也结识了一些西洋人,从他们那里也知晓了一些西洋人的战船情况。”

“如今学生弄来了几个模型,请元辅一观。”

说着,汪文言命人抬进来几个模型,张好古眯眼一看,就知道这是如今西洋人最常用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