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母慈子孝(2/3)

于东方人来说,黄色是最适合他们的肤色。这是关于肤色的最表面的描述。而对颜色的文化解读则和西方人对东方人的看法产生共鸣。高加索人或欧洲人是白色——是纯洁和能力的象征;尼格罗人或非洲人是黑色,因为他们无知、粗野;蒙古人或东方人是黄色,这是代表病态与怯懦的颜色。

在美国称呼亚裔为“东方人”,和称呼黑人“尼哥”的性质,是一样的。

路易身材高大,体格强壮,流浪汉即使愤怒也不敢有所作为,只能愤恨不平地看他离开。

路易搭便车回家。

这个夏天,他要好好利用。

因为他手头上的球探报告是有时效性的,约翰·朗已经大四毕业,即将参加选秀,并且大概率会被选中,等他进入nba,他的报告就是一张废纸。

正好,在克利夫兰就有一支nba球队。

他们的赛季已经结束,就像许多追求进步的球队一样,他们在招募次级球探。

这是最低级的球探,类似于临时工,如果短期内不能做出成绩,就可能被开除。

如果要当职业球探,路易需要搁置学业,风险虽然很大,但值得。他相信,这是他在当代唯一有优势的领域。

不过,在这之前,他要先获得母亲的支持。

那个记忆中无比暴躁的母亲。

她渴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从事体面的工作——医疗行业是最佳选择。

路易的家在东欧几里得街的第34街,当年他们搬来的时候,这里还很繁华,经过十几年的改造,附近的居民已经少了一半。

有经济学家预言未来这里会沦为郊区或者贫民窟。

不过,路易的母亲李轩冰从不相信专家的话。

今天她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迎接圆满结束大一学年的儿子回家。

和一般的美国家庭动辄吃肉汁猪排、鸡肉酱、酱汁热狗不同,李轩冰的手艺还是传统的中餐,丰盛的家常菜和颗粒分明的米饭——她和路易都不喜欢吃黏糊糊的软米饭,要稍微干硬一点才合口。

进门之前,路易纠结该如何打招呼。

进门之后,就像发生在他身上所有的条件反射。

路易不受控地喊道:“妈,我回来了。”

尽管路易的回忆里,李轩冰经常以暴躁的形象出现,但此时,她就像所有许久不见孩子的母亲一样喜笑颜开,“快,把东西放下,趁热吃吧!”

路易发现这不难,一点都不,难的是如何告诉李轩冰他已经放弃了考上医学院的梦想,从而去致力于成为职业篮球的次级球探,最初的几个月极有可能因为工作做得不到位失业,即使工作稳定下来每个月的薪水也只有1000美元出头。

这与医生差距极大,在李轩冰的眼里,球探绝对算不上是体面的工作。

如实招供很有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从生理上来说,路易是年轻人。

但心理上已经不是了,向母亲坦白百害而无一利。

无法理解自己的母亲只会带来麻烦和困扰,无论怎么描绘职业篮球的前景,此刻,她的想法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那是个没有前途的商业机构。为了起薪1000美元的工作放弃成为医生的可能,简直是疯了。

而且,此次“求职”的成功几率不高,何必自寻难堪呢?

种种考虑下,路易决定放弃提前招供的想法。

即便他求职成功,他也不能即时坦白。

在他的收入足够“体面”之前,妈妈最好什么都不要知道。

能够吃到熟悉的中国菜让路易颇为感动,过去的一个月,他既要在学校里每天领略70年代的疯狂,又要专心准备球探报告,还得忍受好吃但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