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章 童生考试 下(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念娇娇看完试卷,大致了解考题后,她小心的将小碗里的清水倒入砚台,用墨锭开始细细研磨。    渐渐地,墨香扑鼻而来。    念娇娇心中赞道:    好锭!    感谢童芙!    随即,她又快速收拢心神,将试卷用镇尺压好,毛笔沾上墨汁,凝而不落。    大月史的每一个字都深深的刻在念娇娇的脑中,此时她下笔如有神,行云流水般没有丝毫停滞。    时间一点点过去,约莫过了两个时辰,念娇娇已经将大月史的七张试卷填的满满当当。    念娇娇放下笔,看着卷面上工工整整的字迹,心中一阵满足,她随后将大月史的七张试卷小心的放置一旁保存。    下一份试卷:诗词歌赋。    篇一:《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念娇娇看完开始梳理思路。    可以从三个部分来回答这道题。首先从该诗文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出发,再写诗文具体意思,最后抒发自己的见解。    想好后,念娇娇提笔作答:    该诗是由大月七年诗人罗隐所作。    罗隐,长安人,善诗。二十八岁考上甲榜秀才后开始准备举人考试。    不料,考试十次,十次落榜,史称“十上不第”。    心灰意冷后,罗隐回乡任九品县令,该诗就是其在任职期间所作。    ……    介绍完作者,念娇娇继续写道:    文中,“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读完了全诗,诗人自己的形象却鲜明生动。    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起来缺乏形象性的议论,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与激愤,还处处显示着诗人幽默诙谐,愤世嫉俗的性格。    念娇娇洋洋洒洒800字才回答完这个问题。    接着她又看向篇二:《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篇文章并未记载在书中,应该是新兴诗人新出的诗歌。    念娇娇微微皱眉,不过她的眉头又马上舒展开来。    这种情况她也是预想过的。    从古至今,诗词那是多得如过江之鲫,新诗更是层出不穷。    别说她这种只研读那本《诗词赋》的半路出家之人。    就是那些个读诗成千,有名师教导、押题的考生也不能保证考场上遇到的诗歌是自己读过的。    不同于前世问答题,尽量多回答,答对点了考官便会给分。    而在这里,不会的瞎编只会给判卷的考官留下轻浮、诡诈的不良印象。    所以,念娇娇也不打算随便猜一个新兴的诗人。    她在回答时会直接避开作者的姓名,把重点放在作者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以及自己的读后感上。    于是,念娇娇提笔作答: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感慨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志、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虽然不知道作者是谁,念娇娇仍旧洋洋洒洒的写了八百余字。    等诗词的试卷做完,此时已是正午。,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考场的工作人员开始给每桌的考生分发午餐。    当然,全程另外有带刀的衙役进行监督。    考场的饭菜十分简单:半碗饭,半碗菜,一碗汤。    要是有胃口大的考生。    那么,    对不起。    请你忍着!    冬天的饭菜等送到手上已经不算热了,只是留有点余温。    念娇娇潦草的吃了几口便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