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竞争对手(2/3)
星制药厂办完离职手续后,郭鹏只在家里休息了几天,就直接去了方圆公司,在张副总的陪同下,见到了公司一把手廖总,谈了自己的设想后,得到老廖的高度重视,希望他尽快把1的仿制试验开展起来。
郭鹏觉得自己带着1的项目资料来投,拥有议价的筹码,便询问他以什么身份开展工作,老廖对此早有准备,当场任命郭鹏为方圆公司主管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副总。
受到新公司如此重用,郭鹏喜出望外,他想尽快干出成绩,报答廖总的知遇之恩。安顿一番后,郭鹏一边筹建实验室,一边紧锣密鼓地准备1的仿制试验,与此同时,还把他从红星制药厂探知的一些关于1的信息,写成一篇综述文章,发表在制药工业杂志上,期待引起同行注意。
事有凑巧,方翰民第一时间看到这篇文章,他把这期杂志送到试验一组,课题组长唐剑看了这篇文章后,显得非常震惊,“郭鹏跳槽到方圆科技公司了?他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
“你问谁呢?辞职以前,郭鹏不是天天到你们课题组来吗?”
唐剑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方厂长,我们当时已经按照你的指示,采取了防范措施,可是郭鹏每天都到组里来,也许通过长时间观察和倾听,他从我们的日常交流中得到了一些1的信息,可我们也不好将他拒之门外呀!”
方翰民本来也没有责怪唐剑的意思,看见唐剑这副委屈的样子,他宽慰道:“这件事跟你们没关系,我让你看这篇文章,只是向你提个醒,你们的竞争对手出现了。不过也用不着过于担心,从郭鹏这篇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他对1的了解并不全面,根本没有意识到 1的工艺技术难点。”
就1的仿制试验而言,通过这篇文章,郭鹏事实上代表方圆公司,向红星制药厂发起了公开挑战,这一点方翰民看得很清楚,所以,从此以后,他非常关注方圆公司的一举一动。
作为竞争对手,郭鹏同样关注红星制药厂的动向,尤其对他的老部下,也就是技术中心试验一组1的仿制试验进展特别关注,在公开资料中见不到有关信息,他就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的方式,打探跟试验有关的消息。
根据公开的专利说明书和辞职之前在试验一组了解到的情况,郭鹏在方圆公司研发中心很快将1的仿制试验开展起来。但是,在试验进行到第二步的时候,他就遇到了以前没见过的技术难题,其实,试验一组当时也遇到过同样的难题,只不过在方翰民这位来自未来世界的专家面前,难题很快就被解决了。
回想起以前在红星制药厂技术中心的时候,试验中每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郭鹏都要向方翰民请教,方翰民就像一座靠山,现在面对技术难题,他只能独自解决,凭郭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这样的技术问题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最近几天,郭鹏几乎每天晚上都给唐剑打电话,除了拉家常,尽说些增进感情的话,闭口不谈其他事情。这天晚上章,还有方翰民的一再叮嘱,一听这话,唐剑马上警觉起来,“这,郭主任,咱们还是别谈工作吧。”
郭鹏在电话那端哈哈大笑,“看来,方厂长给你们灌输的保密理念,把你们都搞得神经过敏了。咱们现在虽然不在一个单位,但毕竟是同行,小唐你别忘了我是干什么的,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对咱们双方的科研工作都有好处。”
这话用在本单位的同事之间,完全没有问题,但现在郭鹏已经辞职,他所在的单位跟红星制药厂是竞争关系,跟他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简直是天方夜谭!
郭鹏天真地认为,他曾经是唐剑的顶头上司,这几天又多次打电话跟唐剑套近乎,他以相互交流的名义打探有关1仿制试验的技术信息,唐剑会毫无保留地跟他互动。
这样的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