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说了不算(1/3)

巨大的临安舰,福州舰,广州舰扬着大宋水师,靖字军的军旗开进了杭州湾,开到了钱塘江口。

一直开到临安码头。

整个临安城都轰动了。

临安百姓以往看见军队这帮丘治开创盛世,武功无敌天下,百姓老有所养,少年雄踞四方,干!”

“干!”

李敬的话说的豪气云天。

码头上都是回应的呼声。

百官和百姓热泪盈眶的跟着豪饮。

没有挤进来的百姓看着前面百姓饮酒,都是羡慕的神色。

台上稷下学宫的学子,穿着整齐的儒生衣冠,一个个摇杆挺的笔直。

与有荣焉。

“第三碗酒,敬我大宋百姓,大宋未来的路,需要所有宋人众志成城,当我们齐心协力,这世间,没有任何困难,没有任何军队可以打垮我华夏族人,人定胜天,未来的大宋,娘娘和主公会努力让大家过上富足的生活,同样也需要各位付出最大的努力,让日子更美好!为了这一天,我们干了这碗酒!”

临安附近的商人,不少人去过山东。

登州,山东东路,济南的富庶,让这些人夸赞不已。

临安虽然禁止报纸,但是消息并不闭塞。

如今亲耳听见李敬说要大家更富裕,美好。

欢呼声再次响彻了码头。

“干了这碗酒!”

梁杨祖和赵鼎看着李敬这份风采,心里暗自感慨。

怪不得朱琏任命李敬为枢密院副使。

此人就是大宋天生的统帅,这两碗酒,没有敬天地,却替朱琏和柔嘉公主尽收临安人心。

这三碗酒下去。

很多不胜酒力的已经满脸潮红,甚至有晃晃悠悠者。

可是周围的百姓,意犹未尽。

还有人在问李易安是谁。

想让她诵读两首词作。

李清照有些后悔,没让李敬把侍女们带来,要带着这二十多个女孩,就是随身的乐队和戏班子。

眼看着进临安的路,被百姓堵的水泄不通。

干净招呼着稷下学宫的学子,一起唱起了在军中广为流传的歌。

他们这么一唱,靖字军将士也合唱起来。

周围的百姓围的更紧了。

临安城出来的百姓更多了。

赵鼎,朱胜非带着临安官员也清理不开道路。

进城的事情,李敬也知道急不来。

干脆把隆裕太后和部分临安官员,请到了船上。

“李副使战神之名,如雷贯耳,若非今日临安码头一睹风采,谁能想到是如此偏偏少年,靖字军之勇,踏破金国都城,威震华夏,今日临安人方知乃仁义之师,好,真是天佑大宋!”

眼看李敬亲手为自己沏茶。

上船之后,左顾右盼的隆裕太后端坐李敬对面,眼里散发着光彩。

“太后过誉了,微臣只是无数替大宋浴血奋战的将士之中的一员,不管是官家钦命的靖康武三军,还是娘娘命名的钢胜义三军,将士们在宋金之战中九死无悔,置之死地而后生,甚至为我大宋马革裹尸还,比起他们,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李副使不要过谦,刚才路上,很多人托老身问李副使,占领临安之后,如何处置临安朝城,官员,百姓都在问,临安是否为我大宋国都!”

凤凰点头,李敬炫了一手赵玉盘教授的茶技。

双手端正的给隆裕太后奉茶,赵玉盘,赵璎珞也把茶端给隆裕太后身后的百官品尝。

“太后拷问晚辈,晚辈本该畅所欲言,可惜太后的几个问题,都不是微臣能做主的,如何定都,先前太后已经有了决策,天子守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